Page 8 - Vol.11
P. 8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圖一、鑽孔柱狀圖分析地層分布                                  圖二、地下水壓與高程關係圖

                   B-9
                  EL.5.68m                                                       水  壓  力 (t/m ) 2
                  8     回填棕黃色砂土夾混凝土塊、黏土及雜物                              0      10     20     30  35
                  8   2.2  棕黃色粉土質黏土        (GL.-3.3m,100/09/26)    E.L.+6.50   建議暴雨狀態水壓力示意線
                  7   4.5                                          E.L.+5.00   (暴雨地下水位建議提高至          BF
                  3   6.1  棕灰色砂質粉土夾薄層黏土                                        地表面設計)               E.L.+3.00
                  5   8.0  灰色粉土質黏土                                  E.L.0.00                         CL/ML
                  7     灰色砂質粉土                                                    建議常時狀態水壓力         E.L.-2.70
                  6   10.1                                                                           SM/ML
                  8   12.6  灰色粉土質黏土                                E.L.-5.00                        E.L.-4.70
                  7                        (14.0m)              E.L.
                  8                                             高  E.L.-10.00                        CL/ML
                  11    灰色粉土質黏土夾薄層砂質粉土                          程
                  11                                            (m)
                  9   19.7                                         E.L.-15.00                       E.L.-16.70
                  10    灰色砂質粉土夾薄層黏土
                  20  22.3                                         E.L.-20.00
                  17
                  33    灰色粉土質細砂夾薄層砂質粉土                                                               SM
                  33                                               E.L.-25.00
                  38
                  14  30.0




                                             圖三、夾層游離水滲出照片                     圖四、明挖坡面滑動狀況
            施工前期準備



            地質鑽探
            地質鑽探調查包括鑽探、取樣及試
            驗,其主要目的在於獲得鑽探點之
            地層分布、瞭解地下水水位及地層
            之性質。
            基地地層分布
            鑽孔一般採水沖法方式進行,垂直
            地表面每隔 1.5 公尺以分裂式標準
                                             –  地下室外牆防水層                     成地下室基礎及防水工程施作不
            取樣器採取劈管土樣,並進行現場
                                             然而通常在防水工程容易失敗的地                 易。
            標準貫入試驗 (SPT),以求取 N 值
                                             方便是基礎版與地下室外牆因分區                 –  下雨時地下水位升高。
            (土壤阻抗力與承受性),並將現
                                             澆置混凝土產生施工縫,因此導致                 –  夾層游離水滲出,如 圖三 。
            場鑽孔所取得劈管土樣送至試驗室
                                             防水工程的弱點,造成水路易往此                 然而開挖擋土措施,也因高水位及
            進行物理性質與力學性質試驗。
                                             施工縫溢流,因此如何掌握好施工                 軟弱地質的影響,常造成以下幾點
            根據鑽孔柱狀圖及土壤試驗結果,
                                             縫的品質及確實的施作流程,為高                 施工困難,導致影響施工安全及基
            如 圖一,可分析出基地地層主要組
                                             地下水位施工的重要一環,相關處                 礎和防水施工受阻。
            成之層次,例如是否為回填層、粉
                                             理流程及方式如下:                       – 因游離水層,導致土壤鬆軟,造成
            土層、黏土層或細沙層等。
                                             –  新舊混凝土交接面應為粗糙面。                 明挖坡面滑動,如 圖四。
            地下水位概況                           –  澆置前交接面塗佈環氧樹脂接著               –  地下水位高,導致側向土壓力過
            現場鑽孔完成後,選擇於數個孔內                    劑。                              大,造成臨時擋土支撐傾斜,如
            埋設水位觀測井及開放式水壓計,                  –  施工時搗實作業之確實執行。                  圖五 。
            然而地下水會隨著不同的雨量有不                                                  – 游離水層及地下水易導致排樁縫
            同的水壓結果,如 圖二 ,因此定期                                                  隙湧出砂土及滲水,如 圖六
            觀察並紀錄便相對重要,可藉以瞭
            解基地地下水位之情形,如 表一。
                                             施工困難性
            防水設計

            基本的地下室防水工程如下:                                                    施工策略
                                             在高水位環境下,地下室施工的過
            –  基礎防潮層
                                             程,常見開挖斜坡面或底部出水,
            –  地下室外牆止水帶
                                             其主要原因如下列兩點,也因此造                 開挖前降水計畫


            8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