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Vol.16
P. 35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Landscaping
Start from the TSMC Taiwan
Native Plants Afforestation
建構以生態保育為目標
的廠區綠化–從台積電
原生植物為起點
在台積電中科十五廠建廠即注意到生態保育的重要,積極將傳統工業區的綠化從「環境
綠化」提升至「生態綠化」的層次,引進大量台灣本土的樹種,總計有66科106屬125種,
藉以提高廠區物種的多樣性,並配合流動水體,搭配地被、灌木及喬木層等不同生活型
的植物種類,建構多樣的棲息環境,為廠區生態環境永續經營營造最佳的立地條件;除 中科十五廠南側景觀
此,這 125 種的原生鄉土數種,計有 20 種被列為珍稀瀕危物種,其中台灣萍蓬草 (Nuphar
所有植栽均為生生不息的有機體,台積電中科十五廠區選用的物種經適當的撫育與管理,約九成以上可在中
shimadai)、台灣三角楓 (Acer buerferianum var. formosanum)、大果厚殼桂 (Cryptocarya
部地區自然開花結實,這些熟成的種子經適當的處理,將可成為公司員工,公司與鄰近機關學校進行本土物
elliptifolia)、金星木薑子 (Neolitsea sericea var. aurata) 及腰果楠 (Dehaasia incrassate) 等五
種保育推廣最佳的素材,本文擬探討原生植物在廠區組成比例,評估物種的保育等級,並討論其衍生效益,
種依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CUN) 紅皮書標
透過多元的土地利用模式,探討台積電中科廠區開發案,經生態綠化集約管理,共創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雙
準,被評估為嚴重瀕臨滅絕,廠區「生態綠化」的維護與管理,提供這些珍稀瀕危物種
贏的可能性。
最佳的庇護場所,讓工業區綠地管理,加入經營稀有物種區外保育 (in situ conservation)
的新元素,為土地多元利用的概念,提供一個嶄新的模式及最廣的效益。 年輕時念森林系學造林,在台灣的山林闖蕩十餘年。1988 年加入台中科博館,參與科博館
維 新
植物園的建置,近年醉心於東亞野生秋海棠的物種保育,行有餘力結合博物館愛心志工,將
植物園台灣原生植物熟成種子養育成苗,推廣至中小學校園,結合每一個小生命的生態故
文│胡維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事,期待保育的觀念可以向下紮根,將愛台灣、認識美麗鄉土的教條口號化為實際行動。
胡 Wei-Hsin Hu
34 NEW FAB ENGINEERING JOURNAL DECEMBER 201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