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Vol.16
P. 49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失、環境微氣候改變等因素,這種 以結合於環境教育,讓公司員 當地種植物營造出可保護環境的近
圖六、藉由生態復育可快速恢復自然森林
由老天爺來種樹的方法恐怕須要數 工、地方居民、學童、志工、一 自然林,以提升動植物的多樣性、
百年才能恢復為原有森林。目前國 般社會大眾等來共同參與。 實現生態系統的自我維持與永續
際生態復育學會 (http://www.ser. 發展。同時未來若有新增廠區之
org/) 已有非常多的生態復育成功 開發建設,公益性近自然林的營
案例(如 圖七),可以藉由人為力 造也可當做是生態補償 (ecological
量的介入,加速恢復退化生態系統 結論與展望 compensation) 的 措 施 之 一, 並 可
的結構、功能、公益,提早實現生 降低大黍草地發生火燒之風險。
20 Months
態系統的永續發展。利用當地原生
植物(鄉土植物)所建造的近自然 植物是構成生態系的主要成分,也
林,在種類組成、結構、抗干擾能 是人類生存及生活之所需,其中,
力、功能等方面都和天然森林相類 鄉土植物已與當地風土氣候環境相
似,同時建造之後將完全遵循自然 互調和,當然是綠美化植栽時最適
的演替規律,約 5~20 年即能形成 宜的在地材料。台積公司在建構中 參考文獻
相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afforestt 公益森林,所須之時間約僅為自然 科廠區景觀時,已兼顧到原生植物 [1] Chiu CA, Lin PH, Lu KC (2009) GIS-
演替的 1/5~1/20。以下為建造近 應用與景觀綠美化的需求,注意到 based test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自然林時應包含的原則與步驟: 物種多樣性的提升,並實踐台灣百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spatial
合等原生植物種源培育及推廣,除 interpolation of climatic data: a case
圖七、火燒跡地之生態復育案例 – 儘可能完全使用當地之原生種植 study in mountainous Taiwan. Mountain
了提升種源保存、擴展植栽綠化面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9(4):339-
物(鄉土植物),為瞭解當地到 349.
積、生態保育、環境教育等多重意 [2] Chiu CA, Wang CC, Lu KC, Lin PH,
底有那些植物種類,可參考既有
義之外,也有助於企業善盡社會責 Tzeng HY (2008) Examination of Semi-
之調查報告或實施現地的物種清 arid Regions and Potential Savanna
任與達成永續經營之目標。 Vegetation in Taiwan. Taiwan Journal of
查。 Forest Science23:S23-36.
從目前中科廠區的原生植物比例以
[3]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 儘可能使用較多的植物種類, 及植栽現況,可知台積公司對於綠 (MEA) (2005) Ecosystems and Human
考慮種間的多樣性 (inter-species 地規劃與景觀生態的重視。展望未 Well-being: Biodiversity Synthesis.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ashington,
diversity),以建造複層林、提高 來,可從應用鄉土景觀植物、營造 DC.
生物多樣性、提供野生動物棲息 公益性近自然林兩方面持續努力。 [4] Walter H,Breckle SW (2002) Walter's
Vegetation of the Earth: The Ecological
環境,可包括演替早期的先驅樹 Systems of the Geo-Biosphere,4th edn.
棲地復育前:火燒跡地以二葉松與芒草 棲地復育中:剷除阻礙演替的芒草、補 棲地復育後:建造出近似當地原始的森 Springer, Berlin.
為主,公益性低且物種單調 植當地原生植物、鋪撒枯枝落葉以增加 林環境,提升公益性及物種多樣性 種(pioneer species,如山黃麻、 應用鄉土景觀植物
腐植質及各類植物種子 血桐),以及演替後期的極盛相 [5] 王淑媚 (2009) 鰲峰山森林復育之初探。
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研究所學位
增加大肚山之當地原生種植物(鄉 論文。
樹種(climaxspecies,如大葉楠、
土植物)。目前中科廠區之植栽綠 [6] 台積公司 (2014) 從綠建築走向綠色永
茄苳)。 續。http://www.tsmc.com.tw/chinese/
美化已有相當高比例的台灣原生植 csr/green_building.htm
由於喬木是植栽景觀最主要的成 natural vegetation)、 植 物 社 會 演 系健壯的鄉土植物將很快地趕上外 – 考量基因的多樣性,最好採用當 [7] 何承穎 (2009) 大黍為何能在火燒後成功
物種類,未來除了可再增加具有景
分,因此中科廠區之植栽綠化可 替 (succession) 等理論完全可付諸 來種大樹,且鄉土植物之價值將隨 地的種源,並考慮種內的多樣性 入侵大肚山地區?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
觀綠美化潛質的原生植物之外,可 化生物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簡單區分為景觀林與近自然林, 於實現之行動, 圖六為在印度之生 著時間及其生長,而樹勢強健、樹 (intra-species diversity),亦即採
以更著重於原生於大肚山的種類 [8] 李瑞宗 (2012) 沈默的花樹:台灣的外來
也就是前述所提及之庭園綠化與生 態綠化實施成果,經過不到 2 年的 形優美、不須維護,同時逐漸增加 集當地不同植株之植物種子,再 景觀植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
(如刺葉桂櫻、狗花椒、降真香), 所,台北。
態綠化。在台積公司的廠房附近、 時間即能在紅土地上建造自然森林 其美感與歷史性以及企業的印記。 加以培育苗木,並配合適當之季 增加在地植物的應用,亦即在景觀 [9] 邱清安 (2012) 復育生態學之初探。中華
內部、上側、右側,是屬於人為活 (這當然不包括前期的調查、採種、 問題是我們是否能接受此一生態法 節及天候進行栽植作業。 綠美化之植物種類選擇優先順序上 林學季刊 45(2): 287-296。
動較易接近之處,在使用目的上採 育苗階段), 圖七 為我們將火燒 則,願意於早期投資時間與成本, – 生態綠化之操作流程:調查殘存 應為:大肚山之當地種>台灣其他 [10] 邱清安、王志強、李美芬 (2013) 陽明山
國家公園景觀沿線道路具景觀價值原生
用偏向於庭園綠化的營造方式自然 跡地改造為近自然林的生態復育計 以利長期的永續性與公益性效益? 植群→評估潛在自然植群→建構 區域之原生種>由國外引進之外來 植物保存與規劃。陽明山國家公園委託
研究計畫,台北。
是無可厚非。然而在台積公司中科 畫,這些案例都可證明以生態復育 [11] 邱清安、曾喜育、王俊閔、吳佾鴻、曾
有些看法認為可以放任環境進行植 未來森林生態系恢復後之願景樣 種,並且避免種植未來可能會逸出
廠區的左側與下側邊埵地帶( 圖 的手法,可以加速達成健康、完整、 繁殖的入侵種植物(如陰香)。 彥學 (2012) 東勢林場植物資源調查及其
物的自然演替 (natural succession) 式(我們所期望建造為何種近自 生態復育芻議。林業研究季刊 34(1):
五之綠線範圍內),較接近山坡保 自然生態系的恢復。然而,生態復 13-38。
,也就是由老天爺來種樹,但此一 然林的樣式)→多方面選擇適宜
育綠地之性質,人為活動的使用強 育十分強調鄉土樹種之應用,必須 [12] 金恆鑣 (1999) 生物多樣性保育概念的形
度也相當的低,因此或許可以考 經過調查、研究、採種、育苗等過 觀點的可行性應該是因地而異,在 的當地原生植物種類→採種育苗 營造公益性近自然林 成。1999 生物多樣性研討會,行政院農
業委員會,台北。
慮利用生態綠化的方法來營造較 程,鄉土樹種苗木的種植也須配合 周邊區域仍保有原始森林、土壤 計畫及栽植計畫→栽植地整備→ 將廠區邊埵地帶營造為可保護環境 [13] 許俊雅(校釋,郁永河原著)(2009) 裨
多樹種混合密植→栽植後 1~2 年 海紀遊校釋。國立編譯館,台北。
具公益性且能保護環境的近自然 季節天候等自然因素,並非如園藝 理化性質良好且具有植物種子庫 的公益性近自然林。目前中科廠區
簡易管理(如:避免小花蔓澤蘭 [14] 楊正釧 (2014) 如何建構穩定的環境保護
林,並能降低未來此區大黍草生地 景觀一樣馬上可以從市場上購得苗 (seed bank) 的地方,只要去除干 在公司員工較易親近之區域,已 林。第九屆環境保護林經營管理研討會,
等藤本抑制鄉土樹種苗木之存活 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嘉義。
發生火燒之機率,也就是仿真建 木、馬上種植。一個簡單但未被普 擾植物社會自然演替的因素(如火 建造出優美的景觀綠美化綠地,
及生長)→放任樹種間自然競爭 [15] 楊國禎 (2006) 大肚山上的台灣百合。生
造 300 年前的大肚山自然森林, 遍接受的概念:種植鄉土植物小苗, 燒),當地的森林即可自然恢復, 未來對於廠區邊埵地帶可利用復育 態臺灣 12:30-34。
演替→近自然林。
這並非是一個夢想,而是參照復育 在初期綠化效果上不及於種植外來 但在已經完全無天然植被的地方, 生態學相關知識進行整體生態系的 [16] 蔡智豪 (2005) 台中大肚山竹坑北坑樣帶
四年內植群分布與環境因子相關性之研
生 態 學、 潛 在 自 然 植 群 (potential 種大樹,但幾年後,適合環境而根 因為種子來源欠缺、土壤微生物消 – 生態綠化的近自然林營造工作可 恢復與永續利用,完全採用大肚山 究。靜宜大學生態學系碩士論文。
48 NEW FAB ENGINEERING JOURNAL DECEMBER 2014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