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Vol.03
P. 37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劃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New Visions 新象新知        LOHAS Column 樂活園地
 034                                                                                                            035








 ● 施工順序  成後回填,以避免坍土造成之損害,鋼板樁結  (2) 施工機械須檢驗合格,並依規定作檢點。                      人員撤離。
 1.  基樁規格:∮1.0m×14.0m,貫入礫石層約  構計算另行提送。  (3) 運輸車輛須領有合格牌照並有防塵設備,駕      (7) 倒塌現象:
 7~8公尺。(如圖廿三所示)  2.  將開挖區四周之載重轉放其他地方,行車動線  駛人員須有合格駕照,且嚴禁超載行為。           A. 三腳架設置需穩固地面,且設置材質須
 2.  基樁施工順序 (如圖廿四所示)  加設背拉鋼索與H型鋼。  (4) 需有灑水車輛待命灑水,以防塵土飛揚。                  符合荷重強度之材質。
 (1) 第1區先行施作。  若明挖斜坡坡面出現局部滲水情形時,應立即以  (5) 施工爬梯未裝設前,嚴禁進入開挖區。             B. 設置工具控制繩,以利下方施工人員工
 (2) 施作方向:由左至右跳樁施工,依序編號  土砂或泥土將滲水缺口處堵住,以防止缺口持續擴大  4.  安全防護措施規劃:            具控制使用,無需增加自身重量以及方
 1~6,再施作編號7~11。  及湧入大量泥砂及水,然後增設點井降低地下水位。  (1) 缺氧作業:                        便工具變更使用。
 (3) 第1排基樁施作完成後再往下施作第2排基  若明挖斜坡或地面出現塌陷情形時,建議處置方式如  A. 申請局限空間作業申請,並派員實施出入
 樁。  下:                管制。                                           (8) 墜落:
 (4) 第1區完成後再施作第2區,施作方向、順  1.  如在開挖進行階段則應暫停開挖,並於坡址採  B. 作業前實施作業環境測定偵測氧氣濃度  A. 上方作業人員配戴背負式安全帶。
 序同第1區。  取緊急回填措施,待斜坡達穩定狀況後,方可  (定時不定時偵測)。                               B. 擋土柱上方設置工作平台以利人員作業
                                                                           提供鉤掛安全帶處,並以設置棄土承載
 繼續開挖施工。            C. 作業前打開送風時間至少15分鐘,始准人                                 太空包以減少棄土堆放開挖面旁。
 緊急應變及安全機制  2.  若局部已開挖至最終深度,則宜立即澆灌底版  員進入作業;作業中保持輸送排風機持續
 於地下基礎開挖施工期間,應隨時注意開挖面四  混凝土,至於其它尚未達預定深度之部份,則  運轉。
 周之變形或任何異常狀況。一般上每日至少一次巡視  應採分區開挖及澆置,進行後續開挖。  D. 缺氧作業主管需全程在場監督作業。  CONCLUSION
 開挖區四周,尤其是雨天,更須頻加觀察。若開挖區  E. 作業人員如感不適應立即停止作業離開作
 針對於安全防護計畫,以下幾點須注意:                                                結論與建議
 四周發現有龜裂或浮動等不良現象時,應立即加以適  業區域。
 1.  點井施工及抽水:
 當之處理:              F. 管制口設置緊急應變器材與醫療器材。
 1.  以打設鋼板樁擋土防止土石坍落,待結構體完  (1) 抽水馬達需有漏電斷路裝置,並以防護設  G. 作業區域照明應充足。  就  工程進度觀點分析,人工鑽掘樁工法的進度控
 施保護以免遭毀損。                                                           制及掌握,在各種深開挖工法中名列前茅。
                 (2) 現場主辦工程師與次承商監工監督作業:現                        以工程成本分析探討,人工鑽掘樁工法的施工成本
                    場分區責任工程師與廠商現場監供需配戴安                         低於其他深開挖工法。在環境的影響因素分析中,
 圖廿三、基樁分區圖
                    全監督員臂章。                                     人工鑽掘樁工法也有一定優勢,但此工法有一定的
                 (3) 湧水現象:                                      區域性,只適合在自主性高的土質上施作,不管是
                    A. 實施監測地下水位現況,並排除地面水之                       人工擋土柱或人工是鑽掘基樁,都非常適合。唯獨
                       滲入(設置PC工作台)。                             在施工安全面,人工鑽掘樁工法有著許多潛在的危
                    B. 遇大雨、地下水位上升時,停止作業。                        險,且需消耗相當大的勞力,與其他深開挖工法相
                    C. 注意挖掘處是否滲水狀況。                             比,更須用心去注意細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工安
 第2區  第 1 區         D. 每開挖2M時實施潑漿(水泥漿)保護開挖                      意外。
                       側牆壁體。
                 (4) 崩塌現象:
                    A. 實施地質監測,注意地質變化情況。                         REFERENCES
                    B. 減少開挖區域鄰近不當擾動,避免崩塌。                          參考文獻
                    C. 避免開挖土石堆放開挖面邊。
                    D. 遇地質不良區域時應參酌設置護圈或場鑄                       [1] 王宗裕,「台中都會地區人工擋土柱工法作業價
                       襯砌方式,以防止開挖面之崩塌。                              值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9。
                 (5) 吊飛落現象:
 圖廿四、基樁施作順序圖  (2) 電線設施需架高,不得垂放地  A. 人員配戴安全帽。                    [2] 陳正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基礎構造設計規範
 面。                 B. 吊運棄土實應注意吊掛方式並避免因碰撞                           (含解說)」,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研究報告,第
 2.  安全護欄及照明設施裝設:      壁體而發生棄土翻落。                                   五章,1998年。
                    C. 吊掛作業進行前應檢視吊鉤、鋼索安全
 (1) 安全護欄須於開挖前裝設完成。                                             [3] 內政部營建署,「建築技術規則建築構造篇」,
                       性,並注意避免碰撞異物造成掉落。
 (2) 任何人員不得跨越安全護欄,靠                                                 1988年。
                    D. 鋼筋籠吊裝作業應設置警戒,非相關作業
 第 1 排  近開挖完成面。
 第 1 區                 人員禁止進出入管制。                               [4] 中基土壤技術顧問有限公司,「台積電中科十五
 第 1 區
 第 2 排  (3) 照明設施需有接地及漏電斷路裝
                                                                    廠新建工程地質鑽探報告」,2010年5月。
 第 3 排  置,且亮度需達夜間照明標準。  (6) 振動現象:
 第 4 排              A.  作業區域如鄰近車輛動線時,應減少過重                      [5] 陳鴻運,謝旭昇,「臺中卵礫石層拉力試樁案例
 3.  開挖出土:
 (1) 出土動線須設指示牌引導,並使    重車經過施作區域。                                    探討」,地工技術雜誌,第84期,pp.19~28。
 基樁施作方向  車輛與人員動線不相交錯。  B. 如遇地震產生振動現象,應立即停止作業



 NEW FAB TECHNOLOGY JOURNAL                                                                  http://nfjournal/  July 201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