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Vol.20
P. 20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圖十二、智慧連網裝置的功能分析 [3]
智慧連網裝置的進化能力
自主性
智慧連網裝置的能力可區分為四大類別,包括:監看、控制、
最佳化與自主性。
每一種能力都以前一種能力作為基礎;例如裝置若想具備控制
能力,則必須先有監看能力。
最佳化
控 制
監 看
感 測器與外部資料來源有助於 內建於裝置及裝置內雲端的軟 有了監看與控制能力,才能促 結合監看、控制、最佳化等能
全面監看: 體有助於: 使裝置的執行與使用都能達到 力,即可達到 :
最佳化的演算法,以利:
-裝置情況 -裝置功能的控制 -自主性的裝置操作
-個人化使用者經驗 -強化裝置性能
-外在環境 -自我協調並與其他裝置和系
-裝置運作使用狀態 -進行預測性的診斷、服務與 統共同運作
維修 -自動進行裝置強化與個人
(監看能力也可在發生變化時 化
提出警告與通知) -自行診斷與服務
未來導入台積公司 監看 自主性
的應用架構 智慧連網裝置可透過感測器與外部 結合監看、控制、最佳化等能力,
資料來源,全面監看裝置狀態、運 自行診斷出自我需求,並透過智慧
作與外在環境;而裝置可運用監看 連網裝置來減少人為操作,或透過
綜上所述,本研究創新設計導入物 資訊,提醒使用者注意環境或裝置 遠距執行操作來改善環境狀態;例
聯網技術,並應用建構在「會議室 性能的變化。 如智慧型電表能讓電力公司了解長
能源管理與預約使用」,研究發現 期的電力需求模式,並做出適當的
物聯網所帶來智慧裝置的新功能, 因應機制。
控制
包括:監看、控制、最佳化及自主
性等,研究建議若以此作為奠定下 智慧連網裝置可經由遠距指令來控
一階段的發展基礎,其每一項功能 制,或是由內建在裝置裡或裝置內
都極具價值。(舉例來說,監看功 雲端的演算法來控制,在裝置所處 結論與建議
能是裝置控制、最佳化及自主性的 環境發生改變時,引導裝置做出判
基礎)。因此,本研究進一步拆解 斷或回應。
並針對監看、控制、最佳化及自主 結論
性等,在物聯網的架構下所扮演的
最佳化 以終端能源使用者樣貌打造 IOT 的
角色,配合要點式的功能說明,以
透過智慧連網裝置傳來大量的監看 智能會議室,結論有三:
作為未來台積電智慧建築在物業前
期 規 劃 階 段 導 入 ICT (Information 資料,再結合控制裝置運作的能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力,使用者就可用多種方式進行裝 創新管理
與 IOT (Internet of Things) 的參考 置性能最佳化;並將分析方法或演 本研究成功以人性思維的觀點與終
依據 圖十二 。 算法,應用在過去或現在的資料上; 端能源使用者的行為模式,規劃設
例如管理者能在重要設備即將發生 計一智能會議室,在完全不改變、
故障前,採取預防性的維護修繕, 不限制終端能源使用者的行為模式
可大幅改善設備的故障率。 及會議室硬體端的設施設備下,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