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Vol.20
P. 15
圖二、智能會議室導入 IOT 的應用架構:感知層、網路層、應用層 [2]
Application
應用開發環境技術
layer
應用層
2G
異質網路整合 Network
3G 移動通信網路技術
雲端運算技術 layer
4G 網路層
無線射頻技術
無線感測網路 Perception
layer
嵌入式技術
感知層
循環次數,占 18%;辦公空間清潔 全面對環境進行即時的監測,並將 網路層
度,占 14%;工作環境舒適性,占 人的工作知識判斷程式置於雲端, 透過廠區既有的無線網路環境,將
9%;辦公空間的夜間及假日節能, 再透過無線網路的介面傳輸讓會議
感知層的數位訊號回傳至後台電腦
占 8%。依據 80/20 法則,前 5 大 室內的設備進行智慧化的連動,現
伺服器,經訊息處理與資料傳遞
項佔所有案件的比例將近七成,若 場 端(Local) 可 關 閉 燈 光 照 明,
後,再次經由廠區既有的無線網路
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將能大幅 遠端告知建築物的建築自動化系統
環境,將數位訊號(0/1)同步拋
改善並優化整體辦公空間與工作環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給會議室的預約管理系統。
境;因此,本研究依據統計結果, 以下簡稱 BA)關閉空調系統,並
並配合現階段在實際營運上的可用 將會議室即時的使用狀態(數位訊 應用層
資源,針對佔比最大的「會議室的 號),透過廠區無線網路環境傳遞
能源管理與預約使用」提出優化改 給會議室預約管理系統,不僅可減 將會議室即時的監控資訊(無人或
善方案,而其他問題則暫不納入本 少人為資訊處理,更可提升系統傳 有人)回傳至會議室預約管理系
輸的即時性與正確性。 統,若無人則現場端可關閉燈光照
研究的討論範圍。
本研究架構包括:感知層、網路層、 明,遠端告知 BA 關閉空調系統;
應用層,其說明如 圖二所示。 預約後無人使用的會議室也會即時
研究架構 並同步拋出正確訊號,可立即更新
本研究的創新設計與系統特色則希 感知層 並搜尋目前線上可用的會議室,創
望透過導入物聯網的應用,建構 利用人員移動感測器監測會議室的 意設計以視覺化(燈號)的方式進
「會議室能源管理與預約使用」一 使用狀態,並將會議室的即時使用 行管控,滿足使用者的工作需求,
條龍式的自動控制與智慧判斷; 狀態透過感測器的微處理器轉換為 減少會議室無效預約次數並提升會
透過人員移動感測器的多點建立, 數位訊號 (0/1)。 議室的資源使用率。
NEW FAB ENGINEERING JOURNAL DECEMBER 201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