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Vol.20
P. 91
– 簡化評估制度:各評估指標內之 因評估方式及內容簡化,將較易執 7 月 1 日起總工程造價達新台幣 2
評估項目,簡化分成基本規定與 行,且因內容較為明確,可減少爭 億以上之公有辦公廳舍等特定類別
鼓勵項目兩種:基本規定為智 議。同時評估分級採計總分制,建 建築,須取得智慧建築候選證書與
慧建築之門檻,計有 28 評估項 築物可依據其需要選擇設置,使建 標章。另外,為推動高貴不貴的智
目,各項目均不計分,符合所有 築物之智慧設備系統設置更能符合 慧建築,本部已協調相關單位於合
基本規定之要求者為合格級智慧 需求,並配合鼓勵創新設計,將可 宜住宅及公營住宅中將智慧建築納
建築。至於鼓勵項目總分為 200 有效提升國內智慧建築水準。 入規劃,目前已有 1 萬餘戶將智慧
分,共分 35 項,各指標之權重 建築納入規劃設計,其中部分已取
分配 表三 ,至於智慧建築等級則 得候選證書,完工後可讓全民皆共
依其鼓勵項目之總得分判定 表 智慧建築之效益 享智慧永續生活環境,將更能普及
四。 智慧建築之重點,主要著重在建築 落實推動成效。
– 簡化評估內容:將原評估項目簡 物規劃設計時導入智慧化相關技術 智慧化居住空間展示及推廣
化為 63 項,修正原則為: 及應用,透過資訊通信之傳遞、綜
合佈線及系統整合達到建築物智慧
法規已有規定者,不納入評估, 智慧化居住空間推廣展示中心
化的基本效能,亦藉由智慧化技術
如無障礙相關規定等。 由於智慧建築係隨著 ICT 產業發展
提升建築物整體安全防災功能,並
才逐漸發展的新技術,國內業界及
無法客觀評估者,不納入評估, 以設備連動監控技術達成建築節
一般民眾多不熟悉,本所除積極推
如色彩計畫等。 能、提升室內外環境品質之目標,
動智慧建築標章外,為推廣普及智
同時再藉由優良之設施管理,維持
與智慧建築無直接相關者,且非 慧建築,讓民眾業界有機會親身體
導入之智慧化功能都能發揮應有之
智慧評定人員專業可判斷者,不 驗、認識智慧建築,同時也提供場
效益,以提升建築物品質。
納入評估,如制震、耐震等。
所讓國內廠商展示其產品功能,以
由於智慧建築須增設部分設備、系
對提升建築性能意義不大者,不 帶動產業發展,特別於民國 98 年,
納入評估,如甲醛、TVOC 偵測 統,相較於一般建築,智慧建築須 在本所位於景美之材料實驗中心設
增加部分費用,其費用比例依智慧 置「智慧化居住空間展示中心」。
設備,由於該等有害氣體與室內
化程度不同約在 2~10% 間。獲得
裝修、新購置家具等有直接關 展場面積約 1,134 平方公尺,參與
智慧建築標章之建築物,將可具有
係,可於需要時利用儀器偵測, 建置之廠商超過 110 家,展示之設
無需固定偵測設備,反增維護困 以下較佳之性能與效益: 備產品達 220 餘件,技術面:包
擾。 – 具整合性之建築使用管理功能, 括綜合佈線、資通信介接、系統整
合併不同指標內之內容相近之評 可節省管理維護費用約 10~20 合、設施管理等;運用面:包括安
估項目,且因健康舒適與貼心便 %。 全防災、健康舒適、節能永續及貼
利指標之評估內容在修正後,評 – 藉由主動感知與控制及能源管理 心便利等項目;參觀人數非常踴躍,
估內容相對不多,故將該 2 指標 系統,在相同空調環境下,可節 不但獲得參訪者的肯定,同時外交
整合成 1 項。 省 10%的能源耗用。 部更將其列為外賓參訪重要據點之
一。
– 加強評估之客觀性:各項性能項 – 具擴充性及系統性之資通信設備
目如分數大於 1 分者均明確說 與網路系統,利於建築物未來因
明如何取得較高分數,以減少爭 應科技進步之提升彈性。 展示重點
議。且各項性能項目需以達到該 展示中心包括園區整體規劃智慧技
– 藉由主動感知監控之設備與網
項性能才給分,並依據性能高低 術應用 圖八 ,至於室內展示則分為
路,可有效加強防盜及防止與降
給予不同分數。 智慧住宅與智慧辦公空間兩部分,
低災害意外等,提升居住環境安 其中一樓規劃為三代同堂家庭模式
– 增加鼓勵項目:鼓勵創新設計與 全性。 的智慧住宅空間,透過貼心的空間
應用,增加創新服務項目,最高
設計,融入人性化考量之智慧化設
可 得 8 分; 另 採 用 本 所 於 103
備產品,並以安全、健康、舒適、
年完成之弱電圖例製作圖說者, 智慧建築推動成果
節能減碳、永續環保為目標,展現
亦可獲得 2 分。
智慧建築標章自 2004 年推出,採 出友善便利且幸福有感的居住環境
自願申請方式,至 2015 年 7 月底 圖九、圖十。二樓則包括智慧辦公空
預期效益 止,計有 113 件獲得智慧建築標章 間,主要是模擬中小型企業 25 至
新版之「智慧建築評估手冊」, 或候選智慧建築證書;相較於綠建 30 人的智慧辦公空間,創造出效
預計於 2015 年底前完成,並訂於 築數量顯然較少,為加強推動,智 率和安全的工作環境,展示重點包
2016 年 7 月 1 日正式實施,預期 慧綠建築推動方案規定自 2013 年 括透過互動系統可進行線上會議,
NEW FAB ENGINEERING JOURNAL DECEMBER 2015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