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Vol.29
P. 9
表 1、四種模式之故障預知系統架構的優缺點比較表
比較項目 權重值 αduino (全無線) αduino (90%無線) PLC 表頭式
CP值:3.5 CP值:3.4 CP值:2.3 CP值:0.6
狀態值 轉移函數值 狀態值 轉移函數值 狀態值 轉移函數值 狀態值 轉移函數值
前端資料判讀能力 1 高 5 高 5 中 3 無 0
後端SCADA負荷量 0.95 低 5 低 5 低 5 高 1
系統能耗性 0.9 低 5 中低 4 中 3 高 1
感應器選配性 0.85 高 5 高 5 中 3 低 1
配線成本 0.8 無 6 低 5 中 3 高 1
硬體成本 0.8 中低 4 低 4 中 3 高 1
硬體配置便捷性 0.7 高 5 中高 4 中 3 低 1
體積大小簡易性 0.65 高 5 高 5 中 3 低 1
軟硬體維護保養方便性 0.6 高 5 高 5 中 3 低 1
使用方便性 0.5 高 5 高 5 中 3 低 1
程式軟體開放性 0.5 高 5 高 5 中 3 高 1
軟硬體通用性 0.5 高 5 高 5 中 3 低 1
力接收單元,如此一來將可實現無
圖 5、無線資料與資訊傳輸架構圖
線感應量測架構。
資料與資料傳輸
αduino PLC αduino PLC αduino 與傳統式
MCU+D(I/O)+A(I/O) MCU+D(I/O)+A(I/O)
資料收集單元 +RS232+RF433M +RS232+RF433M Hub 故障預知系架構
+(RS485) +(RS485)+Etherent
Slave Master
之比較
資料判讀能力
其故障預知系統架構可分為四種模
式,全無線 αduino base 資料與資
圖 6、PLC base 無線資料與資訊傳輸架構圖 訊傳輸架構,如 圖 4 所示,其主要
特色是運用無線充電技術將各類感
Slave Master 測器 (sensor) 變成無線感測器,如
電壓、電流 AI卡(16點) RS485 → RF →RS485 RS485 → 此一來將能實現全無線資料與資訊
振動、磁場 +RS485 RF(433Mhz) Ethernet 傳輸之架構;αduino base 無線資
溫度
(4~20mA/ 料與資訊傳輸架構,如 圖 5 所示;
0~5V) PLC+RS485 Hub 可程式控制器 (PLC base) 資料與
感測器 資料判讀能力 資訊傳輸架構如 圖 6 ;表頭式資料
傳輸架構如 圖 7 所示,其四種模式
之優缺點比較如 表 1 所示,其 CP
圖 7、表頭式無線資料傳輸架構圖 值 (3.5) 最 高 的 為 全 無 線 αduino
base 資料與資訊傳輸架構。
溫度感測器 表頭+RS485
電壓 電流 表頭+RS485 Slave Master αduino 於廠務
感測器
RS485 → RF →RS485 RS485 → 設備故障預知
表頭+AI卡 RF(433Mhz) Ethernet
振動感測器 資料傳輸
+RS485
-Only 之應用
AI卡(16點)
磁場感測器 Hub
+RS485
可應用之範圍為電源供應器輸出電
300mm FABS FACILITY JOURNAL MARCH 201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