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Vol.48
P. 9
2
化後經過蒸餾塔去除水中的雜質(N , Ar) ; 電解質為KOH與除
氣後的純水維持30%比例後就開始做電解槽循環,於電解槽
陽極出口產出氧氣/KOH液,陰極產出氫氣/KOH液 ; 並各自
到氫氣/氧氣的氣液分離器,利用重力將氣體與液體初級分離
出,氣體往上繼續到純化器,液體則回流到電解槽繼續循環
製程 ; 純化器內會先經過除氫(氧)器,其利用金屬鈀觸媒催化
劑將氫/氧氣中的微量氧/氫合成為水,最後再經過分子篩,吸
附氫/氧氣中的水分,常溫吸附,高溫脫附,去除的水由冷卻
器除水排出,並得到最終成品的氫/氧氣。
3.3 KOH管路設計工法規範
圖5、氫氣水電解房2F Layout(電解房) 純水幾乎不導電,所以在電解時必須加入其他的強電解
質來增加導電能力,強酸(H 2 SO 4 )、強鹼(NaOH、KOH)都可以
3.2 水電解理論及系統製程架構 選用,考量鹼液的電導率較好且對鍍鎳電極穩定性好,故目前
工業上都採用鹼性電解液 ; 而KOH在導電性能比NaOH好,又
水電解理論基礎依據法拉第第一定率,電解時在電極上
可以節約電能,但缺點是有較容易腐蝕的風險。在亞東安南廠
析出物質的數量與通過溶液的電流強度和通電時間成正比,
也有發生管路腐蝕洩漏案例,特此委外專家進行分析及改善。
也就是與通過溶液的電量成正比,即G(生成量)=Ke(電化當
[03]
研究洩漏管路分析主因有兩項(管路材料及銲接手法) ,
量)I(電流)t(通電時間)。法拉第第二定律定義,用相同的電量
在本廠針對其改善手法如(表4)。選用高鎳成分管材有助於提
通過不同的電解質溶液時,各種溶液在兩極上析出物質的量
升抗應力腐蝕破裂(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SCC) ; 此外銲接
與它的電化當量成正比,而析出一克當量的任何物質都需要
一定會造成成份偏析,材料微觀組織也會改變,導致有縫管
96500庫倫(C)的電量,以法拉第(F)表示。(1法拉第=96500
材銲縫的耐蝕力會較差。除非要求管材在銲接成型後,得經
庫倫=26.8A*小時) ; 電化當量的數值應等於化學當量e被法
至少35%斷面縮率的冷加工處理後,才進行完全退火水淬處
拉第常數除所得的商 : Ke=e/F ; 故G=KeIt=(e/F)It。氫離子
理,否則難以確保材料退火後的耐蝕度均勻一致 ; 故分析後
是一價的,所以需要2mole的電子才能產生1mole的氫,因
需在材料規格上選用無縫管且是日本JIS 316L規格(因美規含鎳
此要產生1mole的氫氣需要2法拉第的電量。1Nm 的氫氣是
3
量低),另外也不能做額外噴砂處理(噴砂後也會有殘留應力,
(22.4*2)=44.8mole,所以產生所需的電量是(44.8*2)=89.6
易造成鏽蝕)。銲接施工上為避免KOH管路產生「熱裂、應力
法拉第,等於所需電量為 : 89.6*26.8=2401A*h。
腐蝕與均勻腐蝕」等問題,都需著重「降低銲道殘留應力」
本案採鹼性電解法系統設置,製程流程示意如(圖6),設
與「避免因析出而影響材料耐蝕力」兩項大原則 ; 故規定試
備卡通圖及F18P4現場設備照片分別為(圖7、圖8) ; 製程原料
銲必須確認全滲透銲及寬度要求,另額外新增銲道退火熱處
來源為台積電廠務水課提供的純水(UPW)補充進純水槽,在
理程序 : 工法為焊道加熱約至1100度後保持兩小時然後自然降
純水槽加入氧氣曝氣純水,降低水中的含氮量 ; 曝氣過後的
溫(圖9),最後再做PT銲道探傷檢測(圖10)。
純水再到除氣器處理,利用電加熱器加熱純水至約100℃,氣
圖6、水電解製程流程
FACILITY JOURNAL 12 202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