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VOL.53
P. 133
TSMC/ Facility Published
前言
1.1 研究動機 1.3 研究之重要性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每一年接力召開的聯合國氣 若缺乏整體規劃,便難以確切評估個別事件對整體的
候峰會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 也透過各種 影響程度,易陷入自我感覺良好或事倍功半的盲點。
議程與努力,逐步凝聚全球共識。在這樣的背景下, 本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透過分析統整,以「定向定量」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已是全球共識,其中,永續建 的方式,深入了解永續建築對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實
築亦成為實現淨零目標的必要手段之一。目前全球 際貢獻。換言之,我們不應僅仰賴酷炫設計、材料和
有超過 40 種綠建築評估系統,常見的有美國 LEED- 設備的「感性」選擇,而是透過標準化和量化資料,
zero(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讓永續建築能夠為地球的節能減碳作出「理性」且負
Design)、德國 DGNB(Deutsche Gesellschaft 責任的貢獻,以造福未來世代。
für Nachhaltiges Bauen e.V)、 日 本 C A S B E E
(Comprehensive A ssessment System for
1.4 研究目的
Building Environment Efficiency)、台灣 EEWH
(Environment, Energy, Waste and Health)。 這 些 因應持續全球布局的台積電,在自我期許與客觀要求
評估系統是專門設計用來評估建築物是否符合環保、 朝向永續建築發展,其所面對到的評估標準將不再限
節能、健康等方面的標準,但它們都受限於特定氣候 制於一隅一地。期待能透過本研究找到永續建築國際
區,目前全球並沒有共通的客觀標準。 對標的共同語言,在全球化與在地化之間,透過建築
呈現台積電使命。
然而,除了節能減碳等必要條件,在聯合國的 17 項永
續 發 展 指 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
中,也針對如何從環境面、社會面、經濟面達成「永續」
有了更宏觀的框架。未來的永續建築,能否在淨零碳排
之外也滿足 SDG 的相關目標,同樣也是一個重要課題。
案例探討
淨零碳排、永續建築,只要一國一地願意努力實踐,都
是正面貢獻,但是若要「全球」共同達標,除了善心還
得要有善法,而本研究試圖透過分析整合,找到實現永 2.1 案例一:COP27-IPCC氣候行動永續
續建築的「善法」。 策略_建築篇,美國NREL-RSF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研究室 (National Renewable
1.2 研究背景 Energ y Laborator y, NREL) 的 研 究 支 援 設 施
(Research Support Facility, RSF), 其 建 造 目 的 是
在 2022 年底舉辦的 COP27,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
回應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議題,以達成 2030 所有新
專門委員會工作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建築都必須是淨零耗能建築。RSF 在合作決策模式、
Climate Change, IPCC) 有針對各領域如何邁向永續
被動式技術與能源效率、營運監測優化等方面表現優
給出一些說明與範例,在「氣候行動永續策略_建築
秀。RSF 的建築配置和採光方案有巧妙的設計細節,
篇 (IPCC_AR6_WGIII_Chapter_09)」 中,IPCC 舉 例
同時結合建築整體結構設計採用了被動式的冷暖通風
了當前世界 7 個指標性的淨零耗能建築案例,總體而
調節儲存機制和輻射熱樓板以提高能效。RSF 持續透
言,IPCC 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節能和太陽能等新技
過建築能源管理系統累積實測數據,為優化能源系統
術來實現淨零耗能的目標。然而,若參照 SDG 指標綜
知識做出貢獻。最終,RSF 每年的能耗數據為 110 度
合檢視,仍有許多關於「永續」的面向未在此份報告
2
電 /m / 年,並透過屋頂大量鋪設太陽能板實現淨零
中呈現。永續議題日趨重要,有鑑於此,如何從更寬
耗能,為全美最大面積淨零耗能辦公建築之一。
廣的面向定義「永續建築」是本研究試圖探討與串聯
的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