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VOL.53
P. 140
VOL.53 廠務季刊 永續建築
總體而言,LEED-zero 是一個綜合性的評估框架, ▪能源:評估建築物的能源效率,包括使用可再生
它要求建築物在能源、水資源、室內環境品質、材 能源的比例、能源消耗和使用的能源系統的效
料使用和運輸等方面達到極高的標準,這有助於促 率。該系統還評估了建築物的碳足跡和其他溫室
進永續發展和環保建設。 氣體排放。
➂ 日本 CASBEE 評估系統 ▪水:評估建築物的用水效率,包括水的消耗量和
處理方式。該系統還考慮了建築物對當地水資源
CASBEE 是日本政府為了提高建築物的環境效率,
的影響,例如水循環和水質保護。
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所推行的建築評估系統。包
括了以下七個方面: ▪物料和資源:評估建築物使用的材料和資源的可
持續性,包括材料的來源和製造過程、材料的質
▪能源效率:建築物的能源消耗量及使用效率。
量、建築物的耐久性和可重複使用性等。
▪水資源效率:建築物的水消耗量及使用效率。
▪操作和維護:評估建築物的管理和維護效率,包
▪資源循環效率:建築物的資源利用率,包括回收 括清潔、維修和能源管理等。該系統還評估了建
再利用、減少廢棄物等方面。 築物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的影響,例如創造就業機
會、增加當地經濟活動等。
▪環境適應性:建築物的適應性,包括風、水、熱
等自然環境因素。 綜合來說,DGNB 評估系統對建築物的永續性提出
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德國和其他國家也受到了廣
▪生產過程:建築物的生產過程,包括生產材料的
泛的應用和認可。
能源消耗、廢棄物排放等方面。
▪健康性:建築物的室內空氣質量、噪音、照明等 ❷建築產業碳足跡評估系統
方面的健康性。
節能減碳需要科學化計算標準,讓「減碳」能透過「碳
▪社會性:建築物對當地社會的影響,包括交通、 足跡」視覺化。國際間相繼提出「生命週期評估 (Life
景觀、文化、歷史等方面。 Cycle Analysis, LCA)」規範,對於釐清碳足跡的計算
邊界與程序,極有幫助。
CASBEE 的評估架構著重於綜合評估建築物的環境
效率,並針對建築物的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從而提 要透過「生命週期評估」得到完整碳足跡數據,就必
高建築物的環境效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須進行全時序各環節的碳盤查,整段過程會是極度繁
瑣的統計與計算。國際間最早是以可規模化、複製化
➃德國 DGNB 評估系統
的「產品導向」思維,展開相關規範訂定。而對於建
DGNB 是德國的綠色建築評估系統。該評估架構共 築相關產業而言,由於其單一性、獨特性,因此需要
分為六個範疇,簡述如下: 更加客製化的評估方法。
▪土地利用:評估建築物位置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
台灣於 2016 年成立低碳建築聯盟,提出建築碳足跡
的原則,例如是否有公共交通工具的便利性,是
(Building Carbon Footprint, BCF)、景觀工程碳足
否有可供步行和騎自行車的空間,以及是否有足
跡 (Landscape Carbon Footprint, LCF)、室內裝修
夠的生態綠地等。
碳足跡 (Interior Carbon Footprint, ICF) 的評估系統
▪健康和舒適:評估建築物的室內環境質量,例如 ( 林憲德,2016),並建立基礎碳排資料庫。這些評估
空氣品質、溫度和濕度控制、光照和噪音等。此 系統已向環保署申請,並透過台灣建築中心執行。這
外,該系統還考慮建築物對使用者的健康和舒適 套評估方法能明確指引減碳策略,並能以量化指標客
程度的影響,例如對視力和情緒的影響。 觀評斷減碳效益 ( 圖5)。其評斷源則有以下四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