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Vol.01
P. 6
NEW FAB Sp ecial report
TECHNOLOGY
J OURNAL 特別企劃
科技產品市場需求不斷的擴大,高科技廠房的興
建案也越來越多。但在產品毛利沒有同步提升,
甚至因為競爭激烈而下降的情況下,高科技廠房
1
就必須透過盡早切入下一世代技術市場,持續追
趕高ASP(平均銷售單價)市場,高機台利用率,
高生產良率與無間斷生產的方式維持獲利。
INITIATING–初試啼聲
在 2002年在一次的因緣際會下,新工處接觸 出實驗室的關鍵!由於前述的經驗發現,建築3D
了一群來自美國MIT畢業生且擁有先進的
4D CAD技術團隊,並一起發展TSMC的建廠專案 物件的種類相當多,單單繪製主要結構的3D物件
管理平台-PMS(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就花費了一段時間,更別說其他細部設計與廠務
首先,以當時正在進行的一個專案F12P1與 系統了。在P3e連結的部分,也需要透過人力進
F14P2作為技術成熟度的試驗,先由該技術團隊 行物件與WBS的連結規則設定,但專案的設計與
TSMC 5D FAB Development Retrospection 負責繪製建築相關的3D物件,定位與連結P3e所 時程變化頻率高時,額外的人力也成為一種負擔
;另外,隨著物件的數量不斷增多時,其4D模擬
建立的WBS,再加上整合WEB技術進行版本控
台積電 5DFAB的發展回顧 制,成功模擬出整個建築物在各時程將呈現的樣 與3D巡覽的速度就已經不堪負荷而變得非常慢,
貌(如圖一c)。同時,發展小組亦著手開始針對專 經過多次的軟體調教與硬體更新(使用專業繪圖工
2D CAD 技術已問世數十寒暑,不論學術或業界都不斷的積極探討 - 如何透過科技技術的導入,有效改 案管理各知識領域,與其所需的業務自動化功 作站)後,確定此技術尚無法透過目前市面上的硬
善工程生產力的問題。本文藉由回顧 TSMC 多年來發展 5D FAB (3D + RealTime + Intelligence) 等相關 能,進行需求定義與程式系統開發。 體來滿足高複雜度廠房的需求,因此,暫停了此
技術的歷程,自初試啼聲,接受不同想法的平台,到融入與契合,期勉同仁在閱讀之餘,能做為他山之
多變的環境與規模,常常是決定產品是否能走 技術之後續開發。
石激盪出不同的想法,甚至進而產生回饋,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圖二 / Crystal IV無塵室呈現效果
ABOUT THE BACKGROUND–時空背景
AUTHOR
毫 無疑問的,所有人應該都一致的認同 工程生產力有待改善的課題,又成為大家討
2D CAD的出現,對當時工程生產力帶
論的焦點。
來巨大的改變。但在其出現後的數十年,似 拜科技進步所賜,在繪圖處理器問世後,
乎沒有另一個技術可以接手並獲得大家的認 個人電腦的3D繪圖技術日新月異,大幅降低
專長: 文│賴意中
同。其中有研究報告指出"設計"是整個營 3D CAD技術應用的門檻, 4D CAD(圖一 c.)
建專案中最弱的一個環節,更有三分之一的 的技術也在1987年被發展出來,近年來在
( 新廠規劃暨專案管理部
專案出現預算超支,近半的專案交期延宕。 此領域的研究有快速成長的趨勢。隨著高
圖一 / 工程設計技術的發展
YC LAIC
Make it happen ! 座右銘:我思,故我在!
NFPMD
)
a / 手繪製圖 b / 2D CAD c / 4D CAD
004 005
NFPED JANUARY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