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Vol.03
P. 90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劃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New Visions 新象新知 LOHAS Column 樂活園地
088 089
對於現有的辦公室的室內空氣品質/室內環境品質 及演講廳等地方增設CO 2 監測系統(可以分階段來裝 [2] IEH由來 (IAQ及IEQ的未來發展方向):在IAQ發展成為IEQ後,2003年新加坡「健康建築」國際會議將兩者的
的改善方向如下: 設);由於CO 2 監測系統必須與空調箱的外氣引入量 重要概念整合成健康室內環境(IEH),強調以人本健康為宗旨的設計思維是追求環境永續發展的基礎,並回
● 對於人的訓練,這可分為兩部份 連動,以維持空間內CO 2 濃度不會超過設定值,但這 應人的健康問題。
1. 第一部份:對一般辦公室使用者的基礎教育, 對區域內溫度的控制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導入新的
除了讓大家知道其所處的環境品質資訊及其意 控制模式或外氣通風系統(如CAV…),以新的外氣通
義外,在遇到相關問題時也知道能向誰請求協 風系統維持一定比例的外氣量來降低區域內的CO 2 濃 1973 石油能源危機訂定室內最小換氣量為5cfm/人 1994----------HB’94
1980 丹麥15%以上市民曾發生SBS (Sick Building Syndrom)病態建築症候群 1995
助與支援。 度;再以原有的空調系統(AHU+VAV)來控制室內溫 1996
1987 美國NIOSH經529個案例統計室內空氣品質不佳之因53%為通風不當所造成 1997----------HB’97
2. 第二部份:對辦公室空調相關人員的職能與技 度來確保室內環境。 1989 修正室內最小換氣量為15 cfm/人 1998----------GB’98
術訓練,一方面要讓他們了解空氣污染物的可 ● 對於微生物(細菌、真菌及黴菌)的處理 1999----------UIA’99
SB2000
能來源及如何解決(可能是短期的,臨時的); 由於使用UV燈管可能會另外造成O 3 的污染,而且 1997 將人員所產生的污染及建材逸散污染併入通風換氣量 2000--------- GB2000
另一方面也要讓他們有能力使用量測儀器來測 因為空調箱內部的空間太小(距離太短),因此,建議 2001 HB2000
量,以及知道如何有效地改善相關環境(長期 可以建置新的室內回風通風系統使用高效率濾網以濾 1998 整合性室內課題被提出並於相關整合性評估指標(需兼顧3R、節能、健康及生態) 2002--------- SC2002
的,永久的)。 除微生物及懸浮微粒,因為是獨立系統,有自己的風 SB2002
2003 HB2003出現以人為本的健康建築概念(IEH) 2003----------HB2003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SC2004
車;因此不會影響原有的空調系統,造成原有系統風 2004---------------------------- SB2004
SB’05
這可分為可攜式的偵測器與固定式的監測系統; 機的負載增加,甚至無法負荷。但是,要採用這一種 2005------- Indoor Air 05 IFC
GBIC 05
HB 06
先調查各廠對於溫度計、溼度計、粉塵/粒子計數 方法,空間是必須被確實檢討的。 2006 HB2006葡萄牙里斯本―影響IAQ因素之相關研究 2006---------------------------- GBIC 06
器、CO及CO 2 偵測器、甲醛及VOCs偵測器、O 3 偵測 COE
● 新設排氣系統以加強局部區域的排氣 SB’07
器等可攜式的量測儀器(視需做到何種程度而定)的需 2007--------- GBIC 07
如影印室(O 3 及粉塵)、廚房(CO、CO 2 及高溫、油 2008----------------------------SB’08
求,各廠不一定都要具備所有儀器,可考慮各廠個別
煙等)及茶水間(黴菌)、廁所(異味、微生物)等,這是 2010-------------------------- 京都會議
準備一些;然後以互相支援的方式來調用。此外,建 檢核點IFC
針對一些不需空調;但對室內空氣品質有特別疑慮或
議針對部份辦公室的重要區域;應考慮裝設固定式的
影響者可以考慮。
監測系統,並可結合原有之空調、通風或排氣系統,
● 普遍種植盆栽 [3] 國內環保署提出之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
調整既有或運用新的控制模式,以確保環境中空氣污
如非洲堇、非洲菊或竹蕉類等或一些較耐陰的植 中華民國94年12月30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署空字第0940106804號
染物不會超過環保署的建議值,進而達到保護同仁們
物,一方面改善室內空氣品質;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 一、 為改善及維護室內空氣品質,維護國民健康及生活環境,特訂定本建議值。
的身體健康與維持大家工作效率的目標。
室內美觀,好處多多! 二、 本建議值除勞工作業場所依室內空氣污染物濃度標準外,其他室內場所空氣污染物及濃度如下:
● 多參加外部機構的研討會與說明會
希望經由大家的努力與願力,在不久的將來能看 三、本建議值之各項意義如下:
如學校、研究機構或專業廠商,以獲取一些可以
到tsmc對於辦公室室內空氣品質的成果,而且能得同 ● 1小時值:指1小時內各測值之算術平均值或1小時累計採樣之測值。
應用的新技術或新材料,多了解最新的發展與未來的
仁們的肯定。 ● 8小時值:指連續8個小時各測值之算術平均值或8小時累計採樣測值。
趨勢。
● 24小時值:指連續24小時各測值之算術平均值或24小時累計採樣測值。
● 多找外部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或教授來授課
● 最高值
也可以上網搜尋相關的網站或多參加一些相關的 補充資料 依檢測方法所規範採樣方法之採樣分析值。
研討會以學習新觀念或新科技,用以了解未來可能的
四、本建議值所稱第1類及第2類適用場所如下:
發展趨勢與新的法規。 [1] 環保署室內空氣品質資訊網(下表是TSMC FTB
● 第1類:指對室內空氣品質有特別需求場所,包括學校及教育場所、兒童遊樂場所、醫療場所、老人或
● 在辦公室重要空間增設CO 2 監測系統 參考國內環保署及LEED之標準,針對容易量測
殘障照護場所等。
如生產會議室及10人以上之會議室、大辦公區 的項目所提的建議值。)
● 第2類:指一般大眾聚集的公共場所及辦公大樓,包括營業商場、交易市場、展覽場所、辦公大樓、地
下街、大眾運輸工具及車站等室內場所。
TSMC IAQ Standard for New Construction and Renovation Area in Office Building 國內環保署提出之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
項目 建議值 單位 項目 建議值 單位
第1類 600
第1類 600 二氧化碳(CO 2 ) 8小時值 PPM (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二氧化碳(CO 2 ) 4小時值 PPM (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第2類 1000
第2類 1000
第1類 2
第1類 2 一氧化碳(CO) 8小時值 第2類 9 PPM (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一氧化碳(CO) 4小時值 PPM (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第2類 9 甲醛 (HCHO) 1小時值 0.1 PPM (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甲醛 (HCHO) 4小時值 0.05 PPM (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 1小時值 3 PPM (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TVOC) 4小時值 3 PPM (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第1類 500
3
細菌(Bacteria) 最高值 CFU/m (菌落數/立方公尺)
第1類 0.03 第2類 1000
臭氧(O 3 ) 4小時值 PPM (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3
第2類 0.05 真菌(Fungi) 最高值 1000 CFU/m (菌落數/立方公尺)
3
第1類 60 μg/m (微克/立方公尺)
第1類 60 粒徑小於等於10微米(μm)之懸浮微粒(PM 10 ) 24小時值
3
粒徑小於等於10微米(μm)之懸浮微粒(PM 10 ) 4小時值 μg/m (微克/立方公尺) 第2類 150
第2類 150
3
粒徑小於等於2.5微米(μm)之懸浮微粒(PM 2.5 ) 24小時值 100 μg/m (微克/立方公尺)
3
粒徑小於等於2.5微米(μm)之懸浮微粒(PM 2.5 ) 4小時值 100 μg/m (微克/立方公尺)
第1類 0.03
溫度(Temperature) 4小時值 15至28 ℃(攝氏) 臭氧(O 3 ) 8小時值 PPM (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第2類 0.05
溼度 4小時值 <70% 相對溼度
溫度(Temperature) 1小時值 第1類 15至28 ℃(攝氏)
Refer to : Taiwan EPA IAQ standard & LEED standard, exclude Bio-indicator (Bacteria, Fungi)
NEW FAB TECHNOLOGY JOURNAL http://nfjournal/ July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