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Vol.06
P. 81
宋思賢 Alan Song
即使伴隨著希望所帶來的失望,內心依舊悸動
「未來究竟會發生什麼事呢?」
這是新工處的大家庭裡,我所學習到的熱情和盼望
前言 題;厚重的重量更
需要以大量的基礎
自 從1884年, 來支撐,因此也會
限制其高度和樓
人類第一棟
鋼骨建築大樓的建 層。
造,開始了帷幕外 今日,承重牆已
牆的歷史。然而現 經可以用更高強度
今都市高密度的建 的混凝土來製造,
築規劃,使得高樓 也可以增加如隔熱
層建築成為不可或 材料、孔洞、泛水
缺的 設計,而在 等構件,已提昇更
十五廠辦公大樓專 佳的防水性;加入
案中,特殊造型的 高強度鋼筋使牆面
外牆,正是一個標 厚度相對石材變得
準的玻璃帷幕系統 輕薄,卻仍具備
案例。希望透過本 相當的耐風及抗震
文彙整的技術資料 力,因此,對於中
及十五廠辦公大樓 低樓層之建築物,
具有承重性外牆通
玻璃帷幕外牆的經
常是比較經濟實惠
驗,來窺看100多
的系統。
年發展歷史的帷幕
但 隨著 樓層 增
外牆概要,踏進帷
高,承重性外牆會
幕外 牆領域的入
不斷累積荷重,因
門。
此對於中高及高樓
層之建築物而言,會因負擔過重而無法施作。
第一棟鋼構架摩天大樓建造於1884年,共10
非結構性外牆系統簡介 層高55米,其首先引入帷幕牆 (curtain wall)-
非結構性外牆系統的概念。這個概念主要是一
在 人類建築的歷史上,19世紀末期(1890) 種將外牆飾面交由各樓層的鋼骨或是混凝土構
之前,幾乎所有的大型建築物都是以具
架來支撐的構造方式,而不是把其自重傳遞至
有承重性質的外牆來建造,也就是具有結構性
基礎上,因此帷幕牆並不需要承受垂直載重,
的外牆系統。這些牆面支撐了建築物的樓板和
所以主要優點在於不管建築物的高度多高,都
屋頂,也是分隔室內外環境的建築構件。過去
可以採用又薄又輕的帷幕構件;所謂帷「帷幕
這些結構外牆為了具有承重能力,大多以磚或
牆」一詞是緣於該構件既薄且可像是結構架上
石材等材料所製成,但卻多了材料上的限制,
的窗簾一樣地懸掛在建築物表面而得。
例如不佳的溫度隔絕;常出現無法水密的問
圖一、芝加哥家庭保險公司大廈,建於1883-1885年
NEW FAB TECHNOLOGY JOURNAL APRIL 2012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