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Vol.09
P. 11
以回應與環境共生;建築物外殼節
圖十一、F15P1/2/3/4 廠區配置
約能源這攸關建築物座向及外觀,
開窗面應避免西曬並考量以外遮陽
F15P4 減少室內空調耗能;雨水回收再利
F15P3
用必須結合基地綠地配置計畫;在
景觀上以生態工法設計生態池及生
態河道,並種植原生及誘鳥、誘蝶
F15P2
植物,對四周環境釋放友善的態
F15P1
度,以達成環境永續發展的目標。
CUP
結論
圖十二、F14P5/6 廠區配置
廠區廠房規劃是標示未來建築量體
形態,規劃策略必須循環而且逐步
F14P5
分析、設計和決策的機制,明確
的界定和再修正問題,並將設計
CUP
過程中的價值和限制讓實際使用者
了解,以結合管理、使用和空間的
F14P6 一種行為模式,同時在不確定的部
份引導出更多的細節。規劃是一個
啟發式的歷程,亦是一種學習的過
程,是設計規劃時和基地凝聚並整
合的一種型式,規劃設計者在這過
程中只是扮演啟始的角色,每個基
地不論原設計如何,都會受到些許
的修飾,設計者所能控制往往只是
在二邊分別放置 CUP 與辦公室, 都要能予以充分利用。
短短的片段,唯有透過不斷演進的
讓各棟建築物間的距離達到均衡。
過程所學習到的寶貴經驗,逐步去
值得一提的是 F14P5 或 P6 的廠房 分析、設計及透過決策的機制去面
規模已與 F12P4/P5 相近,是公司 對新的問題與挑戰。
最大面積的單一廠房,亦是首次將
公司過去雖已累積許多建廠的經
前段 (Front-end) 與後段 (Back-end) 綠色廠房 驗,但隨著製程的演進,晶圓尺寸
製程區隔,以增加單一廠房的生產 的變化及跨出科學園區範圍的保護
效率。 ( 竹南土地 ),未來勢必將面對許多
當然除了生產的考量外,環境永續
從過去公司廠區規劃的經驗來分 的挑戰,新工處必須要持續充實各
也是一個不能輕忽的主軸,公司過
析,我們可以歸納出幾個趨勢: 方面的知識,以提供更適當的廠區
去在這方面亦投注許多心力在推行
– 隨著製程難度的增加,單一廠房 廠房規劃。
綠 色 廠 房 (Green Building)。 所 謂
的面積越來愈大。
「綠色廠房」,乃是指高能源與
– 將單一廠房內的前段 (Front-end) 資源使用效率、高人員生產力,以
與後段 (Back-end) 製程機台分開 及對環境衝擊最小的生產廠房,不
放置,以簡化廠務系統並提升生 僅著重生產設備與廠辦等硬體設施
產效能。 的綠色設計,亦強調基地環境的維 參考文獻
– 讓廠房與廠房間的 AMHS 連結能 護、營運效能管理與資源回收再利 [1] 張效通譯,(1998),敷地計畫 ( 第三版 ),
有效率的連結,是必要的條件。 用等議題。在廠區規劃時就必須要 Kevin Lynch & Gary Hack 原著,六合出
版社
而綜合言之,產能與營運效能是 考慮到與環境的融合,除建築物及
[2] 陳重仁,綠色廠房
最重要的考量,畢竟在台灣土地 道路外應儘量以綠化或透水舖面呈
[3] 維 基 百 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
的取得實屬不易,每一單位面積 現,並嘗試將綠化面積集中配置, Wikipedia
NEW FAB ENGINEERING JOURNAL MARCH 201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