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Vol.09
P. 16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圖六、氣墊彈簧在不同壓力下對振動之影響



                                                MPA       600
                                                      acceleration [4.3×10 -5 ×m/s 2 ]  -100 0
                                                7500CF  [4.3×10 -5 ×rad 2 ]  500          PXCP 1041.TXT
                                                                                          PXCP 1041.TXT
                                                          400
                                                                                          PXCP 1041.TXT
                                                          300
                                                          2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0.3  -0.2  -0.1  0  0.1  0.2  0.3   0.4  0.5
                                                                                               PSY [m]

                                                MPA       600
                                                      acceleration [4.3×10 -5 ×m/s 2 ]  200 0  PX2Q 1042 TXT
                                                7700    [4.3×10 -5 ×rad 2 ]  500          PX2Q 1042 TXT
                                                          400
                                                                                          PX2Q 1042 TXT
                                                          300
                                                          100

                                                          -200
            科技廠房耐震設計                                      -100
                                                          -300
                                                          -400
            與補強策略                                         -500
                                                          -600
                                                            -0.3  -0.2  -0.1  0  0.1  0.2  0.3   0.4  0.5
                                                                                               PSY [m]
            科技廠房耐震設計的特殊性
            規模龐大與日俱增─就震度之比
            較,南科在甲仙地震測得之最大地
            表加速度約為 104gal(五級),
            並未高於竹科在九二一地震測得之                  用功能設計,應以設備容許之樓板                 補強。想法看似容易,落實卻很困
            最大地表加速度 123gal(五級)。              加速度作為設計目標          [2-5] ,而相關   難。常用的結構加勁方式不外乎增
            造成南科廠房在甲仙地震(以及後                  的 設 計 標 準 (Design Criteria) 仍 待  加斜撐、翼牆、剪力牆或擴柱,
            續若干次中、小地震)中鉅額震害                  建立。                             這些工法在科技廠房內毫無用武之
            損失的原因,主要是廠房及設備的                                                  地。Fab 層的柱量原本就少﹙尤其
                                             介面複雜限制多重─廠房設計要兼
            規模均「昔非今比」—竹科半導體                                                  是生產區內﹚,根本無柱可擴、無
                                             顧廻風、冷卻、輸送、地震、消防、
            廠在九二一地震時多為六吋及八吋                                                  處加斜撐;翼牆或剪力牆必須貫穿
                                             動線、振動及化學災害…等多重問
            廠,今南科則以十二吋廠為主;面                                                  各樓層下達基礎才能發揮作用,廠
                                             題,限制條件頗多,設計難度很高。
            板廠廠房則隨面板尺寸增大(三吋                                                  內因設備、管線眾多,加上廻風設
                                             變更用途過度荷重─業主往往因擴
            到十吋)而益增。廠房跨徑隨規模                                                  計等限制,翼牆或剪力牆幾無施作
                                             廠速度趕不上生產需求而作用途變
            增大,加上採疊層式設計,使得軟                                                  空間。而設備搬遷、管線遷移的難
                                             更。然而所變更之用途或未在原設
            弱層更為嚴重。此外,因廠房平面                                                  度及成本都太高,加上施工過程對
                                             計考量(如辦公區變生產區)中而
            過於細長所衍生的扭轉效應,導致                                                  生產線的直接衝擊與不確定性,習
                                             導致超載,地震力也比原設計增
            兩側加速度放大而雪上加霜。目前                                                  用之結構耐震補強工法並不可行。
                                             加。
            耐震設計法規對於樓層加速度只考
                                             此外,結構設計因廠房高度未超過                 科技廠的日產量十分驚人,即使局
            慮高層放大效應,對於樓層加速度                                                  部停工其損失都未必容許。因此,
                                             50 公尺依法不需經過結構審查,
            因扭轉效應產生之放大作用並未做                                                  補強工法必須兼顧生產作業,將衝
                                             卻也錯失在設計階段多層專業把關
            任何考量。                                                            擊降至最低。若廠房耐震補強工程
                                             的機會。無論如何,新廠設計或舊
            中小地震性能掌控─科技廠房結構                                                  所造成的停工損失大於預期震損,
                                             廠補強時,都必須克服前述問題。
            設計所遵循之「建築物耐震設計規                                                  則寧可維持現狀。此外,工程進行
            範」是根據「大震不倒」為終極設                                                  中若因施工機具造成振動超限或粉
            計目標,策略上並未考量科技廠房                  科技廠房耐震補強之複雜性精                   塵超標亦會影響生產良率,耐震補
            在中、小地震下之性能需求,因此                  科技廠房的結構耐震補強,根本之                 強設計及施工規劃須將這些因素納
            不敷所需。敏感性設備之防震宜採                  道 在於 軟 弱 層﹙ Fab 層 ﹚ 的加 勁        入考量,提出配套措施。有鑑於此,




            16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