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Vol.11
P. 40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圖十四、地下室隧道開挖導坑 圖十五、掘進初期鋼支保背填支撐施工
圖十六、上部襯砌組立背填作業
圖十八、防水膜舖設 圖十九、隧道結構體鋼筋綁紮
圖十七、底部襯砌組立背填作業
– 防水膜鋪設 新澳工法與傳統工法之差異
進行隧道結構體施工前,先以自 新奧工法之優點包括如下,充分利
黏 性 防 水 膜 全 面 開 始 鋪 設 於 鋼 用岩體之自持能力,利用複合支撐
支保支承上,並且確認黏著確 系統,開挖後立即架設支撐;對於
實。當防水膜施作完成後,須於 周圍岩體擾動較少,施工方式具彈
連絡通道兩端之鋼環片上做收尾 性且具整體之經濟性。與傳統工法
造成上部鋼襯砌之下沉及變形。 工作,並以鐵件壓邊上加螺栓固 差異如 表一。
挖掘及鋼襯砌之組立採每 1 公 定,如 圖十八 。
因其上述特性,且強調「配合開挖
尺左右交互施作,確保隧道背填
– 結構體施作 面之地質狀況及監測成果,彈性調
支承穩固,而不致於影響隧道開
在開挖、防水膜施作完成後,即 整施工」,故適用於地質構造複雜
挖,如 圖十七。
進行其結構體施作,先行施作底 之隧道施工。
隧道結構施工 板鋼筋綁紮、混凝土澆置,再行
當完成開挖掘進至隧道總長的一半 施作側牆鋼筋綁紮、組模、混凝
(8 公尺 ),便開始進行隧道結構體 土澆置,最後為頂版鋼筋綁紮、
施工,而另外一部分 (8.5 公尺 ) 則 組模、混凝土澆置。而在模版部
持續進行開挖掘進工作。利用開挖 分則是使用鋼模組立,並且在澆 結語
及結構體同步施工,以利縮短工期 置後,與傳統 RC 澆置相同,一
以及提早完成部分隧道結構體以利 樣要進行養護作業,如 圖十九、圖 總結整個隧道工程,十二廠六期辦
整體隧道施工的穩定度。 二十。 公棟地下室隧道利用新奧工法之優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