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Vol.12
P. 40
Tech
Notes
BIM 導入巡檢管理
系統之應用規劃
BIM 技術具有單一資料庫功能、資
訊攜帶便利、3D 視覺化、模擬化、
分析與應用、有效連結資訊以及整
PM 合效能佳等特性 [1] 。再者,公共設
施服務部之設施巡檢管理係以機電
設施、建築與結構之執行為主軸,
將藉由 BIM 技術所建構之資訊整
合資料庫系統,協助管理人員在巡
檢管理、維護管理、報修管理及物
料管理等作業,有效提升資訊處理
與整合的一致性與效率 [2] ,其構想
Yes
如 設施巡檢管理系統架構圖所
示。
No
奠基於 BIM 資訊整合資料庫系統
No
所發展出的巡檢管理系統 (mobile-
PUSD, m-PUSD),它透過各種技術
Yes
PUSD
與方法的整合應用,進而達到如下
之效能:
– 透過行動裝置、無線傳輸與無
線 射 頻 辨 識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 或 QR-code
(Quick Response Code) 之 自 動
辨識技術的結合,以連結系統資
料庫取得即時模型與資料。
– 藉 由 RFID 或 QR Code 辨 識 技
依靠人工進行資料收集的方式, 者,無法從圖面中確實表達報修
術來管制與確保巡檢人員確實到
資料記錄可能會流於形式化。 位置。
位,資料蒐集也可以更正確,並
– 缺乏有效控管及落實人員確實到 – 如果發生緊急事件時,急需竣工 能節省紙本記錄與彙整資料的時
位巡檢、保養及校正的機制。 圖說或技術文件資料的情況下, 間成本,同時能避免巡檢人為弊
–「設施巡檢紀錄表」須定時將紙 則需要耗時查閱文件資料,影響 端的發生,以達到真正落實巡檢
本回收存查,若發現異常情況則 維修處理時效。 工作 [3][4] 。
在巡檢後列案追蹤改善,缺乏系 – 目前的紙本作業模式容易因人為 – 巡檢管理系統可供作業人員將
統主動回報機制。 問題造成資料遺失與錯誤。 各設施巡檢表單資料下載至巡檢
管理之行動裝置進行工作,亦可
– 文件管理之保存及查閱方式不
將巡檢記錄資料上傳至伺服器儲
Corrective Mainte-nance, CM 易,且無法有效將資料蒐集彙整
及分析。 存,而蒐集回來的資料可作為設
人員收到報修單時,仍常發生如下
施效能分析及巡檢作業修訂之用
之困擾 : 設施巡檢作業除須依據設施重要 [5] 。
– 因報修內容不夠詳細,僅憑文字 度、運轉狀態及參酌技術資料來規 – 設施巡檢工作結合建築資訊模
敘述及簡單圖示記錄無法具體表 劃及訂定設施巡檢管理機制外,為 型,建置完成的模型以 3D 視覺
達設施異常位置,容易造成在訊 了改善既往設施巡檢管理作業的不 化方式呈現,且能將模型資訊即
息傳達上遺漏或錯誤。 足,故公共設施服務部將進行巡檢 時呈現,解決因空間限制而造成
– 維修人員所持用之紙本資料及 管理系統的升級,並將 BIM 技術導 溝通上的阻礙及緊急應變處置之
2D 設施空間配置圖,若是非具 入巡檢管理系統,增加管理系統的 時效;也避免巡檢人員與維修人
有專業知識與能力或經過訓練 智慧化及提升作業與管理效能。 員有認知上差異及空間辨認之誤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