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Vol.14
P. 33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Membrane Type                                                                                       表一、不同外氣洗滌方式                                                      「互斥」的條件;在耗能表現上也

                                                                                                                                                                                                      會受到這些參數 ( 例如「液氣比」

                                                                                                                                         形式                Humidifier           Air washer            以及「霧化壓力」) 的影響。從  表
                                                         Outdoor Air                                                                     架構                                                           及低水頭需求 ( 不需要霧化所需高
                                                                                                                                                                                                      一中可以發現,加濕器的低液氣比
                                                                                                                                                                                                      壓 ),其加濕循環泵之耗能遠低於
                                                                                                                                                                                                      水洗式加濕器之洗滌泵甚多。
                                            Humidifier and                                                                               液氣接觸面積            1                    11




                                                                           Washer                                                        水霧粒徑              350μm                50-350μm
                                                   2
                                      2
                                         1
                          1
                                2
                  文│曹志明  康智翔  陳庭鈞  │ 新廠設計部  十二廠廠務一部│                                                                                     液氣比(L/G)          0.02                 0.1~1.5               文獻回顧
                 ᇫؐό̮ं˥ݹ̋᐀ኜ                                                                                                                                                                           由於目前大部分的水洗機的架構大
                                                                                                                                                                                                      多來自原來的加濕器,由前面說明
                                                                                                                                         霧化壓力              200kPa               450~900kPa
                                                                                                                                                                                                      可以瞭解如果擬提高對外氣內含汙
                 ̋᐀ༀໄ޼Ӻ                                                                                                                                                                               染物去除能力,光是提高「液氣
                                                                                                                                                                                                      比」以及「霧化壓力」兩項,理論
                                                                                                                                                                                                      上雖可奏效但耗能也隨之上升,因
                 為同時達成潔淨室外氣空調箱加濕以及淨化外氣,並延長高效過濾器以及化學過濾器的壽命,水洗加濕                                                                       前言                               量成正比,此外當空氣含微粒濃度
                 器已成為外氣空調箱的標準配備。傳統的水洗加濕器大多藉由加壓循環泵輸送洗滌水,直接吸收來自外                                                                                                        高或濕度較大時將減短其壽命,因                 此找尋控制其他物理參數或另闢蹊
                                                                                                                                                                                                      徑或許可抑制系統耗能。關於這方
                 界的固態微粒及氣態汙染物,然而考量到接觸時間與面積,大多以提高循環水量來確保質傳性能,但也                                                                                                        而較簡單的空氣洗滌器成為目前電
                                                                                                                                                                                                      面的研究,Wakamatsu      [1]  利用液氣
                 因此造成洗滌加濕裝置的電能消耗量的增加。為賦與系統足夠的接觸時間與面積,本文探討過去的相關                                                                       近年來由於半導體工業的產品元                   子工業去除化學污染物初級處理的
                                                                                                                                                                                                      接觸方式開發一款低耗能淋水式洗
                 研究,利用「質傳膜板」概念建立全新的洗滌架構,藉以降低水洗加濕過程所需耗能。透過試驗結果顯示,                                                                     件線寬已躍入奈米級的要求,因                   主流。由於一般外氣調箱本身負有
                                                                                                                                                                                                      滌器,並於其中放置低壓損、高液
                 相較於現有設計以及要求性能,新型水洗加濕器之電力需求可降至原有設計的 10%。                                                                             此有關無塵室的的潔淨要求已從                   調節潔淨室濕度的功能,故近年來
                                                                                                                                                                                                      氣接觸效率的填充材料。實驗結果
                                                                                                                                     傳統的微粒污染防制變為氣態化                   已逐漸有將空氣洗滌器及加濕器功                 顯示當溶於水中 AMC 的濃度大於
                                                                                                                                     學污染防制。以半導體廠為例,製                  能合而為一的趨勢,一般稱為水洗                 空氣中時,對 NH 3 的去除效率可
                                                                                                                                     程線寬不斷下降,進入奈米製程後                  加濕器 (Air-wash humidifier,或直     達 76%。剛村典明等人          [2]  開發的
                                                                                                                                     對於製程環境的要求重點,自以往                  接稱 Air washer),而此種水洗加濕          循環裝置,可將加濕洗滌器內洗滌
                                                                                                                                     的微塵粒污染物移轉至更微小的氣                  器本身亦具備蒸發冷卻的功能。因                 水 pH 值 控 制 在 5.5~7.0 間, 維 持
                                                                                                                                     狀分子污染物 (Airborne Molecular       此種同時兼具「洗滌」、「冷卻」                 酸鹼的去除效率將可達到 70%。
                                                                                                                                     Contamination,AMC)。氣狀分子          或「加熱加濕」等功能的外氣空調                 春田一等人     [3]  開發的連續逆流式濕
                                                                                                                                     污染物由字面的意義解讀,其初始                  箱設計,目前已實用化而廣為相關                 膜板,利用液氣比 (L/G) 達 0.01、
                                                                                                                                     狀態為氣相且行為與單一分子的氣                  產業採用。                           導 電 度 6μs/cm 的 純 水, 排 水 量
                                                                                                                                     相化學物質類似,為環境中有能力                                                  導電度 30μs/cm,其去除效率可
                                                                                                                                                                      雖然早期如紡織業早已運用大容
                                                                                                                                     沉降於材料表面形成單分子層薄                                     3             達 70%。稻葉人等人         [4]  開發的大
                                                                                                                                                                      量 ( 數萬到數十萬 m /h) 加濕器來
                                                                                                                                     膜之氣態化學污染物質。大氣中充                                                  面 積 親 水 性 除 水 板 (Eliminator) 與
                                                                                                                                                                      應付高濕度廠房的設計要求,然而
                                                                                                                                     滿各種化學氣態污染物例如 SO X 、                                              傳統噴水式水洗加濕器混合使用,
                                                                                                                                                                      若要結合洗滌 (Scrubbing) 的 要 求
                                                                                                                                     NO X 、CO 及其它的有機污染物等,             就會遭遇困難,其原因為加濕僅需                 於 風 速 1.5~2.5m/s、 外 氣 NH 3
                                                                                                                                     這些氣體污染物無法以傳統機械方                                                  濃度 25ppb 的情況下,採用 L/
                                                                                                                                                                      少許水量即可達成,而洗滌需要大
                                                                                                                                     式過濾,必需以化學方式加以去                   量吸收液將入流氣體內的化學物質                 G=0.02 的參數即可維持去除效率
                                                                                                                                     除。常見的方式如採用化學過濾器                  以質傳方式移出。例如在相同以水                 在 60%~70% 的水準;此外,噴嘴
                                                                                                                                     及空氣洗滌器等方式。前者效率雖                  作為洗滌液的條件下,一般加濕與                 離模板越遠去除效率則越佳。
                                                                                                                                     高但本體價格昂貴,且與外氣處理                  洗滌兩者所需的設計參數幾乎就是                 除了相關研究文獻外,目前國內外





                                                                                                                                                       苟日新,                     入 TSMC 後歷經 AMC. AAS. CR                 喜好馬拉松、國術、
                                                                                                                                                   志明                      智翔                                      庭鈞
                                                                                                                                                       日日新,                康 Z.H. Kang  三大系統洗禮,目前致力於整合             陳 T.C. Chen  電玩,希望有一天能
                                                                                                                                                       又日新。                     各系統經驗及創意,在既有廠區                          表演電玩角色的武術
                                                                                                                                                                                架構下作更進一步的提升。                            動作。
                                                                                                                                                   曹 James Tsao


             30                                                                                                                                                                                                NEW FAB JOURNAL         JUNE 2014  31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