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Vol.32
P. 96
New
Vision
新象新知
高科技產業先進製程繁複且變化快速、使用化學物質多,其
中並非所有危害性化學品皆具容許濃度標準,而具容許濃度
也有可能無建議採樣方法,且環測數據多為未檢出,因而在
技術、經費與人力需求上,無法單純使用作業環境監測來解
決。如何在職業病發生前,就勞工暴露予以掌握,為現場暴
露評估的一大挑戰。故本文介紹定性、半定量及定量三種暴
露評估技術,例如完全混合定量模式 (Well-mixing model)、
遠近場定量模式 (Two-zone model),亦或以 PID 進行替代
(Surrogate) 定量評估,進一步探討環測數據未檢出之結果。
因此建議建立完整之危害性化學品暴露評估與管理制度並強
化暴露評估之目標管理。
關鍵詞/ 暴露評估、作業環境監測、分級管理
Keywords/ Exposure assessment, Workpla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ontrol banding
前言
隨 高科技產業先進製程變化快且繁複,使用的化學物
質相較其他工業亦較繁多。除了需強化製程安全之
考量外,從事人員之化學暴露危害風險亦不容忽視。以
最近發生職業病之韓國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 Co., Ltd.)為例,該公司因各方壓力,於2014年
對當時罹患白血病之26位勞工及家屬致歉。唯罹癌機制繁
複,Jones et al.曾在2015年,在三星電子之經費支持下,
進行韓國半導體6名作業勞工罹患淋巴癌(Lymphohema)是
否與職業暴露有關之研究。該研究推論,前述罹癌並無法
由作業場所中致淋巴癌物質之暴露所引起[1]。為此,首爾
國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Prof. Domyung Paek及哈佛大
學教授Thomas Gassert,則對該研究所發表之論文,在同
一期刊上提出批判[2]。該文特別指出該研究之欠缺包括:
研究分析之化學物質太少、量測之樣本數不足、及對以往
作業環境之情境構建不足以描述以往之危害。另特別指出
中科十五廠六期無塵室作測評估概念圖 攝影/蔡岳奇 影像處理/洪湘寧 本案在訴訟期間,在三星電子無法提出以往勞工暴露的情
高科技業危害性化學品暴露評估及
形下,其受僱於三星電子之顧問公司所提出之數據無公信力,且批判該科學期刊不該發表此種不合法報
分級管理制度面臨之挑戰與因應策略 告(Legitimate report)。
前述案例清楚指出,高科技產業宜在職業病發生前,即應就勞工之暴露實態予以掌握。有鑑於化學物質
The Challenge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種類眾多,另亦並非所有化學物質均有容許暴露濃度標準(PEL, Permissible Exposure Limit),因此在技
術、經費與人力需求上,並無法單純使用作業環境監測來解決前述問題。本文之意旨乃對前述議題,探
Hazardous Chemical Exposure Assessment and 討現有之暴露評估技術,提出解決對策,並同時探討我國現今高科技業所存在之問題。
Control Banding in High-tech Industries
學歷:1995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學博士。
朋 枝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衛生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文│蔡朋枝│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 蔡 Perng-Jy Tsai 研究專長:作業環境工程控制方法之評估與設計、噪音管理與控制、工業安全衛生政策
法令政策之研究、熱傷害評估與控制、空氣汙染控制、環境測定與健康危害風險評估。
96 FACILITY JOURNAL DECEMBER 2018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