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Vol.33
P. 95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準,即無離子、無可溶性有機 本與開發阻力。 集體討論、共同決策所產生的結 層評估準則(Criteria,即為次準則) 積體電路用電子材料園區屬於鼓勵 生產安全。
物、無菌、微粒達標、電阻率達 果應比個別思考所得出的結論更 後,透過兩兩準則成對來比較之間 外商投資產業,國家發展改革委和
– 交通便利原則-園區想要獲得長 電子材料在製程中需要大量的純水
到18.2MΩcm。 為周全,尤其是集體討論的成員 的重要度,建立成對比較矩陣。 商務部頒佈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
遠的發展,必須具備便利的交通 供應,因此園區規劃需有別於以往
都是該領域學有專精的專家;但 Saaty (1980)建議,以尺度1~9來 目錄(2017年修訂)》的253條鼓勵
– 試驗設備材質與存貯包裝材質- 條件,最好靠近交通樞紐進行選 傳統產業園區僅提供自來水,而增
若是在面對面討論的狀況下,較 表達標的及準則間兩兩成對之評估 外商投資發展:電子專用材料開發
高純電子化學品雜質來源主要由 址,便於發揮區位優勢。 加供應純水系統。另外園區的基礎
可能因為許多因素干擾,如:團 尺度。評估尺度的基本劃分包括五 與製造。
以下幾種方式引入:一是原料 設施及公共工程建設,要考量整體
– 依靠現有基礎設施原則-園區建 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團
帶入。即需要淨化的原料本身 項,即同等重要、稍重要、頗重 園區至少再使用30年以上的發展,
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體思考(group think)、流行效用
的雜質;二是外界引入。由於高 要、極重要及絕對重要等,另有四 符合當地政府規劃發展方向 所以規劃上需滿足整體需求設計,
財力,需要具備通信、供電、 (band-wagon effect)等,使得集
純電子級酸多具有強腐蝕性, 項介於五個基本尺度之間。「1」 建設採分段開發的原則。
水、燃氣等,同時還需要污水、 體決策無法達到原先的效果。因 該產業如能拉升當地經濟發展、改
在實驗和存貯過程中接觸的器 則為「同等重要」,「3」為「稍
廢物處理的能力,儘量選擇現有 此,德菲法是以匿名性的專家為 變產業技術層級並吸引高端人才進
皿如不銹鋼設備、管道、泵閥、 重要」,「5」為「頗重要」,
上述基礎設施的土地,能有效降 集體決策的研究方法,針對某一 駐,這將有助於獲得當地政府的大 軟體面
螺絲等,塑膠設備和包裝存貯材 「7」為「極重要」,「9」為「絕
低後期開發成本。 特定的問題,經過反覆的訪談或 力支持,讓園區招商上可獲得更優
料 (往往含有增塑劑增強劑 ), 對重要」,「2、4、6、8」的重 質的條件來吸引高端技術廠商進駐 – 園區的規劃發展路線: 好的規
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可能存在被腐 – 綠色生態原則-將產業園區發展 問卷調查,在排除上述的干擾狀 要性則介於此數值之相鄰的兩數 園區。 劃能為園區未來發展提供重大
蝕的問題,有如Ca、Mg、Fe、 與生態環境相結合,不僅有利於 況下,結合專家的知識、意見, 間。 發展方向,形成一體化的配套
Zn、Cr、Ni等微量離子溶出現 園區品質提升,也有利於區域經 達成 一致的共識。 步驟四:計算特徵向量及特徵值, 服務,並容易形成類似產業的群
象,因此要求必須採用具備很強 濟長遠發展。 – 層次分析法-是Saaty在1971年 求取各層級要素間相對權重。此步 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 聚效應,快速提高技術層次及形
的抗腐蝕性和耐磨蝕性。目前試 – 人才集聚原則-產業園區的發展 發展出之決策方法,主要應用於 驟包含製作成對比較矩陣,及求取 便利的交通條件一直是電子材料產 成上下游產業鏈的垂直經濟效
驗中多選用高強度耐腐蝕的硼矽 需要大量的資源支撐。選擇高校 不確定的情況下及具有多個評估 成對比較矩陣之最大特徵值(Eigen- 業園區考量的重點之一,尤其大陸 益,類似台灣科學園區的一體化
玻璃、石英玻璃和超低溶出率的 與研究機構集聚地,或該產業龍 準則的決策問題上,可以針對多 value)、準則權重向量。透過兩兩 幅員廣闊,無論是製造原物料的運 服務,對企業長期的發展至關重
HDPE、PTFE、PVDF、Teflon、 頭企業與眾多中小型企業集聚 重屬性的決策問題提供一個分析 準則之間的權重,建立比較矩陣, 輸及成品客戶端的運送,運輸成本 要。
PFA等材料。選用何種材質是依 地,能有效形成園區與城市、企 問題的架構,將複雜的情況加以 依不同的層次建立成對矩陣。得到 及運送時間皆是影響廠商及物料品 – 園區部門的協調管理水準:一個
溶出率指標為規範。 業的互動,也為後續吸引人才進 分割為階層次序的屬性,並將 成對比較矩陣之後,便可以求出各 質的關鍵。 化工項目投資需經過初期規劃、
每一屬性的相對重要性給予一個
– 精密分析檢測設備-高純電子化 入打下基礎。 層級的權重。透過數值分析特徵值 設計審查、建設到驗收的重重關
主觀的判斷值,最後整合這些結
學品雜質含量極低,目前電子行 解法,找出優勢向量。 完善的基礎設施 節及複雜程式,如果園區部門能
果,來決定屬性的優先順序。
業分析儀器多選用最先進的電感 由於在處理複雜的問題時,因此 步驟五:目的與準則權重之計算。 電子材料園區需要具備完善的基礎 善將管理及服務做到完善,將有
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 基地選址步驟及分析方法 助於提升企業的項目建設進度及
需利用有系統的方法加以分析在 矩陣所求取之最大特徵向量,即為 設施,即七通一平,包括土地平
帶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AA)、 綜合業界及學術文獻上對園區選址 省掉不必要的對外及政府跨部門
具有多目標或多準則的決策領域 各準則之權重。而最大特徵值之求 整、道路交通、給水、雨水排放、
離子色譜儀、鐳射液體顆粒儀或 要素及方法,基本上確立合理步驟 的協調失衡。
中。 算,Saaty 提出四種近似法求取, 污水排水(重要的是有工業汙水處
微濾膜技術。 進行產業園區選址。 其中又以行向量平均值的標準化方 理廠)、供電、通信、供氣(天然氣) – 園區的人才管理政策:人才對企
步驟一:確認問題。在建立層級分
式可求得較精確之結果。 等。完善的基礎設施有助於降低廠 業的長期發展及技術紮根是至關
選址步驟 析法時,必須先將研究問題加以瞭
產業園區該如何選址-7大基本原 商的生產成本,有效管理園區內廠 重要的元素,吸引人才需要足夠
則要遵循 第一,對所開發的產業園區的主題 解與分析,確定問題所在與主要研 商的排汙管理,確保綠色生產園區 的生活條件配套,才能穩定人才
究目的,對於問題的因素應盡量擴 依據上述的選址流程步驟
此篇參考文獻描述大陸對產業園區 進行定位,再結合當地比較優勢產 安全的環境。 培育計畫
大,將可能影響問題的因素均納入 及方法,電子材料產業園區
如何選址提供了7大基本原則,對 業的基礎上進行開發。第二,分析
其中。 應如何選址
本文的研究提供重要參考方向。 園區所在的城市經濟狀況,不僅包 吸引高端人才的配套鼓勵政策
括目前城市發展的各個方面,還需 步驟二:層級架構的建立。在建立 綜合以上電子材料產業特性及參考 如何完善公共設施的基地
– 戰略性原則-園區的選址應著眼
考慮未來城市發展的潛力。第三, 層級架構時,可利用腦力激盪法及 產業園選址方法,電子材料產業園
於長遠發展,預估該區域的未來 電子材料園區的公共工程設施,主
在此基礎上,建立合理的指標評價 其他技術(如問卷調查及相關資料 區選址應著重在以下幾個重大指 規劃架構一個基地
發展,作出適合未來20年以上發 要以電力、供應水、大宗氣體及集
體系與評價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 分析等),找出影響問題的主準則 標,並依目前大陸社會環境狀況,
展的超前判斷。與此同時,留有 要規劃架構一個電子材料產業基 中式排汙處理設備為主,並規劃公
德爾菲分析法與層次分析法等。第 (Criteria)、次準則(Sub-criteria);其 給予不同的權重。
發展餘地,為遠期園區的發展創 地,需要考量以下幾個要點。 共管線通道利於資源使用效率及管
四,根據上述評價方法提出多種選 次,將此一初步結構,提報決策者
造有利條件。 理。完善且穩定供應的公共工程設
址方案,並及時進行評價修改,在 以決定是否需增減,然後將所有影
– 規劃導向原則-園區開發與建設 此基礎上確定最終選址方案。 響問題的要素,決定每二個要素間 硬體面 施,就如同陽光空氣水一樣,對園
時城鎮化推進的重要組成部分, 的二元關係(Binary Relation)。各個 最佳電子材料基地 園區的基礎建設及公共工程設施條 區內的廠商長期運營有著深遠的影
園區的選址要以國家與城市規劃 選址方法 層級之間應具有獨立性,依Saaty 件,包括交通、水電氣及集中式排 響因此必須於園區規劃時就將需求
為導向,符合所在區域的總體規 園區選址的評價體系,一般常用的 (1980)建議,每一層的評估要素以 選址方式 汙處理設備,其中交通運輸成本尤 規範。
劃和土地利用規劃。 分析方法包括德爾菲分析法與層次 不超過七個為主。 其影響企業成本,一般園區連結高
– 土地節約原則-在園區的選址上 分析法等。 步驟三:建立各層級之成對比較 電子材料基地的要求 速出入口以不超過20公里為主,另 電力供應
要提高節約用地,儘量使用荒 – 德爾菲分析法-Murry, Jr., & 矩陣。建立目標(Goal)、第二層標 外完善的集中式排汙處理設備才能 電子材料的生產需在潔淨環境,生
地,減少搬遷居民帶來的建設成 Hammons (1995)認為,由專家 的(Object,即為主準則)以及第三 大陸國家產業主要推動項目 有效率的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及確保 產過程中對安全要求很高,因此穩
94 FACILITY JOURNAL DECEMBER 2018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