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Vol.40
P. 26
2
1
4
3
5
14
11
13
12
Tech 15 6 16
Notes
技術專文
4. 結果與分析 參考文獻
[1]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高科技產業放流水中生物 性成因之探討
廠內實驗之水質數據表7,第一次TUa數值較高,廢水 (3/4)專案研 計畫期 報告,EPA-104-E3S5-02-01,2015。
尚殘留餘氯濃度導致,而第二、四次研判為放流廢水 [2] 黃 , 積體電路廢水 性 定及 性減量之研 ,
文,交 大學環境工程研 所,新 市(2013)。
TMAH濃度偏高,在第五、六次之實驗,其所有關鍵因子 [3] 吳明 , 生物急 性-光電廢水污染物對Daphnia magna在水
體環境中之影響 , 文,成 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班
過氧化氫、餘氯、TMAH及 重金屬皆低於清華大學建議 ,台南市(2013)。
之最低無 制濃度限值,而使放流廢水TUa小於1,實驗添 [4] 仁, 科學工業園區高科技廢水生物急 性來源之多變量
歸分析 ,科技部104年度科技行政研 發 計畫成果報告(2015)
加 硫酸氫 還原劑去除廢水中餘氯後之Tua如 表8。 。
表7、實驗相關水質
水質項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 次 第八次
0 0 0 0 0 0 0 0
H 2 O 2
自由餘氯 0.07 0 0 0 0 0 0 0
總餘氯 1.33 0 0 0 0 0 0 0
而中科廠區於2015年與2019年 請清華大學 色化學質譜分析實驗室與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分別對放流廢水與 Cu 2+ 0.05 0.05 0.07 0.09 0.07 0.08 0.08 0.11
導電度 7,820 7,990 8,705 6,862 8,183 8,234 6,963 7,100
製程廢水做生物毒性調查,清華大學依據美國放流水毒性鑑定(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TIE)程序與毒性減量 F 11.1 11.8 9.5 9.5 8.1 9.3 11.1 9.5
(Toxicity Reduction and Evaluation, TRE)之標準分析流程,其鑑別出影響本廠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相關因子與濃度如 表2, pH 6.22 6.13 6.30 6.21 5.95 6.58 6.19 6.31
TMAH 1.02 1.47 1.01 1.48 0.87 1.15 1.07 0.50
而有關國外水中餘氯與生物毒性之相關性研究如 表3、表4,相關文獻皆說明氧化性物質-餘氯對於水 之生物急毒性有著 NH 3 -N 17.4 17.3 22.1 26.5 28.1 25.4 23.2 17.3
顯著的影響。 總餘氯(加藥前) 5.70 6.70 5.82 5.71 6.3 2.54 2.38 3.78
自由餘氯(加藥前) 0.53 0.33 0.29 0.42 0.81 0.28 0.38 0.68
表8、 硫酸氫 還原劑去除廢水中餘氯後之TUa
添加 酸 去除總 之TUa(水 )
5
4
3
2.14
2 1.51 1.78 1.43
1 1 1 1 1
1
0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 次 第 次 第六次 第 次 第 次
5. 結論
①利用還原劑( 硫酸氫 )能有效降低放流水之生物
急毒性,但須注意若廢水中含有大量之雙氧水(H O ),若
2 2
未先去除廢水中之雙氧水,直接加入 硫酸氫 將會與雙
氧水反應生成硫酸,會使水質pH迅速降低,增加液鹼使用
量並使廢水導電度上升,增加系統操作上之困難,故若以
還原劑方式去除廢水中之餘氯,須先將水中之雙氧水
(H O )以過氧化氫 素或活性碳方式去除,以避免造成
2 2
水質酸化。
②於放流水端裝設餘氯計,以利用餘氯計數值來控制
硫酸氫 之加藥量,以避免過量加藥問題。
③為降低廠區放流水之生物急毒性,建議優先去除廢
水中過氧化氫、餘氯、 TMAH及 重金屬等對水 較為關
鍵之因子濃度,以確保放流水水質符合水 (D.magna)之
最低無 制濃度。
21 22 23 24 25 26
31 32 33 34 35 36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