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Vol.40
P. 27

4
 3
 1
 2

                                                                                                                                                                                                                                                                                                                                                                              7
                                                                                                                                          6
                                                                                                                5
























 13
 11
 12
                                                                                                                15

                                                                                                                                          16
 14
                                                                                                                                          Cu-CMP系統將Cu離子 合  並沉降為污泥,DMDTC                                                                                                                                                                                                       17                        8 18
                                                    TSMC / FACILITY DIVISION PUBLISHED
                  VOL.40                                                                                                                  本身就是一種農藥成分,這兩種藥品在水中毒性非常強,
                                                         廠務季刊                                                                             由物質安全資料表可知,對水 的LC50測值分別為0.86
                                                                                                                                          ppm及1.5ppm。
                                                          URL.http://nfjournal/                                                               我們針對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的改善方向列出以下議題 :
                                                                                                                                          ①氨氮污染因子的毒性問題及產生毒性的機制。
                 廢水系統藥劑對放流水生物急毒性探討與改善                                                                                                     ②探討水處理系統使用DBNPA  劑及金屬 合劑對生物
                                                                                                                                          急毒性影響。
                 Investig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Biological Acute Toxicity to The Dosing
                 Chemicals from Fab Effluent Water                                                                                        ③探討DBNPA  劑的間接檢測技術。
                                                                                                                                              我們更進一步測試低毒性的藥劑,兼顧系統的穩定度
                                                                               文│王   劉柏      │南科廠務1廠務五部│                                  並取代毒性高的藥品,達到生物零衝擊與穩定運轉的雙
                                                                                                                                          目標。
 而中科廠區於2015年與2019年 請清華大學 色化學質譜分析實驗室與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分別對放流廢水與
                 關鍵詞 / Keywords                            摘要
 製程廢水做生物毒性調查,清華大學依據美國放流水毒性鑑定(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TIE)程序與毒性減量
 (Toxicity Reduction and Evaluation, TRE)之標準分析流程,其鑑別出影響本廠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相關因子與濃度如 表2,  生物急毒性 / Biological Acute Toxicity  隨著環境保護受到國人關注,生物急毒性(TUa)是判斷水質的一  2.  文獻探討
 而有關國外水中餘氯與生物毒性之相關性研究如 表3、表4,相關文獻皆說明氧化性物質-餘氯對於水 之生物急毒性有著  非氧化性  劑 / Non-Oxidizing Fungicides  項重要指標,目前生物急毒性尚未全部納入科學園區納管法規,台               2.1  NH - 與p
 顯著的影響。          金屬 合劑 / Metal Chelating Agents            積電在環保的議題始終不 餘力地提出新的觀點、創新的改善方法                                                         4
                                                           ,讓環境變得更美好,生物急毒性便是值得付出心力的研究課題。                                                      氨氮(NH -N)因子並沒有出現在污染因子建議表,
                                                                                                                                                     4
                                                                                                                                                          [1]
                                                           整體而言,排放水質毒性一部分來自機台廢水,這部份已有很多學                                                  YC Lee et al.(2016) 提出氨氮生物急毒性隨pH值上升
                                                           術單位合作提出研究成果;另一部分來自廢水處理系統加藥(非氧化                                                 而提高,如 圖1,氨氮急毒性在pH6.5水 LC50=155
                                                           型  劑/金屬 合劑)問題,這方面 少人關注,也長期忽略了這些                                                ppm,pH7水 LC50=18.5ppm。依吳明 (2013) 說
                                                                                                                                                                                   [2]
                                                           藥劑使用的結果。                                                                       明主要導致水中毒性為中性NH 分子,中性氨分子可穿
                                                                                                                                                                    3
                                                               本篇針對放流水毒性問題,主要探討的面向為 : ①pH與氨氮毒                                             透細胞膜造成細胞新陳代 問題因此具有毒性,但
                                                           性關聯驗證 ②DBNPA  劑毒性降解探討及替代方案 ③DBNPA檢
                                                                                                                                          NH +離子並不具備這樣能力,因此pH值才是決定中性
                                                                                                                                             4
                                                           測手法 ④金屬 合劑毒性探討,透過文獻資料及現場實驗結果比對
                                                                                                                                          NH 分子濃度的重要指標,如 圖2。
                                                           找出真因並提出改善方法,達成生物零衝擊目標。                                                            3
                                                                                                                                          2.2  D   A 氧化性  劑
                                                                                                                                              DBNPA是水處理回收系統常用的微生物 制劑,
                 1.  前言
                                                                                                                                          若依自然水解降解毒性非常緩慢,Alan C. et al.(2004)
                     針對放流水生物急毒性議題,已有學術單位陸續與台                       被 露。因此我們盤點廢水系統所加入之藥劑,發現部分                                              [3] 提出DBNPA降解有二個反應,如 圖3:
                 積合作研究,2019年中科廠區提出污染因子限值作為指標                       藥劑生物毒性指標(LC50)極高,其中DBNPA  劑/金屬
                                                                                                                                          ① 水解反應 : 水解速度與溫度及pH相關,在250℃、
                 ,供台積各廠改善放流水質參考,如 表1。                              合劑都是常用藥劑,DBNPA(2,2-二 -3-硝基丙 胺)是非
                                                                                                                                          pH=7.4反應到終極產物慢
                     然而在致力於將這些水質指標操作至建議濃度以下後                       氧化性  劑的主成分,用在回收系統RO前加藥 制 類
                 ,生物急毒性仍無法達標,顯見仍有部分關鍵水質指標未                         生長;金屬 合劑成分DMDTC(二甲基二硫胺甲酸 )用在
                                                         表1、污染因子建 限
                          單位         過氧化         氧化  基           子         自由           結合           導電度
                          /公          (H O ) 2    (TMAH)       (Cu +)     (OCI/HOCI)  (Chloramines)  (mS/cm)
                                                                  2
                                        2
                         建 限            1.0         1.0         0.1           0.1         10           7.5
                            王 林  C.L. Wang                劉    P.C. Liu                        C.C. Hsiao
                            很高 能參與生物急毒性改善專案,期間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研究所畢業,進入             改善生物急毒性的專案,主要 助分析一環,由於
                            得到同仁及夥伴們的鼎力幫 與指導,總            台積電擔任廠務工程師約 年經驗。很               需研發新的分析方法,挑戰很高,經過各方努力後
                            算得到一些成果發表,這是團隊努力的結            能參與F14BTUa改善專案,達成生物零衝擊          有所 獲,非常  夥伴們的 助與指導,後續將
                            果,感 大家。                       目標,為公司 色製造 一份心力。                不斷自我精進。


 21  22  23  24                                                                              FACILITY JOURNAL          1 2   2 0 2 0  25  26                                                                                                                                                                                                                                 27                         28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