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Vol.44
P. 74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表3、第二級PID(SP : 壓力,Out : Hz數)Ziegler-Nichols方法結果 Basin進行Buffer,因此除節水效益外,亦大幅減少值班人員
手動操作Loading與MO可能性,冬季約降低3次/天,春、秋
季約降低1次/天,平均約減少1.25次/天手動操作,全年約減
少456次手動操作,如 表5所示。
4. 結果分析 表4、控制系統改善前後之節能效益
4.1 節水效益
以程式修改前後狀況模擬2018.02.13~15(春)日夜溫差 [08]
最大(~12.8℃)之情況如 圖13所示,以Basin作為Buffer平均可
減少~222CMD Overflow,~80CMD ICW用量,換算每年
3
春、秋季可節省ICW用量與廢水排放量共14,400m /年。
表5、控制系統改善前後水量與手動操作問題同步改善
圖13、模擬程式修改前後2018.02.13~15冷卻水塔Basin之用水情況
5. 結論與建議
4.2 節能效益
因Cooling Tower蒸發量隨日夜溫差、降雨與否變化,造
控制系統修改前,因僅有一段PID控制(PID2,SP : 管路
成RCW Tank液位起伏而可能有RCW液位過高導致Overflow
壓力,OUT : Pump Hz),當單台Pump Hz>45Hz時,程式設
或原本可被使用之RCW被強制逆洗排放或切至放流之浪費的
計即會開啟第二台pump(Add In)運轉,又因VFD Hz只考慮
問題,藉由冷卻水塔液位自動控制功能的修改可以同時達到
管路壓力(SP為定值=4),因此無論當下蒸發量大小皆會啟動
節水與減少人為操作Loading的效益,目前F14B(P567)已同
第二台Pump,造成能耗增加。
步完成修改,以F14P6為例節水部分每年約可節省ICW用量
控制系統修改導入串級PID控制後,因已將液位(蒸發量)
與廢水排放量共14,400m /年;節能部分約降低250,438度/年
3
作為PID1之參數,輸出壓力SP值給PID2控制Pump Hz,故
(約28%);操作改善部分,減少值班人員手動操作Loading與
pump Add In條件即加入當下蒸發量狀態之考量,當蒸發量
MO可能性,全年約減少456次手動操作。
小時僅啟動單台Pump,蒸發量大時才啟動第二台pump避免
建議部分,因各廠之Pump Capacity與Basin大小不盡相
補水不及,並進一步修改Add In條件為Pump Hz>55Hz(蒸發
同,又因地理環境造成蒸發量之差異,建議系統管理人員之
量過大導致Basin液位無法維持>SP)。測試結果如 表4所示,
程式上線前仍需要重複測試確認冷卻水塔液位不至降低,並
因修改控制系統為設定液位持續補水後,藉單台Pump VFD
於每季重複檢視參數設定以期達到安全之要求。
持續追減載即可維持Basin液位,2020夏~2021春皆無啟動
第二台pump之需求,故累計耗能相對2019夏~2020春降低
250,438度(約28%)。
4.3 操作模式改善
控制系統修改前,值班人員會為避免因日夜溫差蒸發
量變化,造成之RCW tank overflow而執行多項手動操作,
例如:ACF反洗、C/T排水導電度下修、開啟C/T排水閥等,
既不符合自動化之目標,且易發生MO(Miss Operation),控
制系統改善後,因RCW Tank多餘水量可送至Cooling tower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