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Vol.06
P. 63
附錄二:鋼筋續接器工法種類與比較
適用 性能 價
型式與工法 優點 缺點
鋼筋 等級 位
一般瓦斯 加
B 低 1.從鋼筋外部加熱,熱量無法均勻分布於結合斷面,強度最多只能達
壓接 釩 1.可於已埋置之鋼筋上直接施作,克服
瓦斯 已埋置但搭接長度不足之困擾。 1.25倍鋼筋標稱降伏強度。
壓接 電腦控制 加 B 中 2.價格低廉。 2.施工速度慢,品質與工程進度易受天候影響。
瓦斯壓接 釩 3.目前幾乎已被淘汰。
鋼筋車錐 加
B 低
度牙 釩 1.鋼筋不完整牙部分,造成應力集中刻痕,無法達到延展性破壞。
加 2.竹節鋼筋之真圓度無法要求,螺紋精度不易控制。
鋼筋車直牙 B 低 1.施工容易、快速。
螺紋式 釩 3.無法承受塑性反復載重試驗以上之要求,只能列為B級。
續接器 鋼筋擴頭後 加 B 中 2.價格低廉,經濟性可取代傳統搭接。 4.冷擠擴頭過程,容易造成鋼筋產生微裂縫。致受反復應力時,造成裂
車錐度牙 釩 3.可現場車製加工。 縫成長,乃至破壞。
鋼筋擴頭後 加 A~SA 中 5.擴頭型續接器試驗時經常在夾持位置產生脆性破斷。
滾錐度牙 釩
1.鋼筋不完整牙部分,造成應力集中刻痕,無法達到延展性破壞。
鋼筋擴頭後 加 B~A 中 2.竹節鋼筋之真圓度無法要求,螺紋精度不易控制。
擴頭式 車直牙 釩
1.擴頭結果使斷面積加大、斷面強度提 3.無法承受塑性反復載重試驗以上之要求,只能列為B級。
螺紋續
高。 4.冷擠擴頭過程,容易造成鋼筋產生微裂縫。致受反復應力時,造成裂
接器 鋼筋擴頭後 加
A~SA 中 縫成長,乃至破壞。
滾直牙 釩
5.擴頭型續接器試驗時經常在夾持位置產生脆性破斷。
1.鋼筋不完整牙部分,造成應力集中刻痕,無法達到延展性破壞。
縮頭式 1.縮頭結果使組織較密實、斷面強度可
螺紋續 鋼筋縮頭後 加 A~SA 低 略為提高。 2.竹節鋼筋之真圓度無法要求,螺紋精度不易控制。
接器 車錐度牙 釩 2.可現場車製加工。 3.承受高塑性反復載重試驗之合格百分比低。
4.縮頭使鋼筋段面積減小。容易從有無縮頭處斷裂。
加 1.單套管型油壓續接器於現場施工時,每道油壓壓痕之品質均勻度較不
油壓套筒單 釩
A~SA 高 易控制。
件式 水 1.單套筒型可於已埋置之鋼筋上直接施 2.鋼筋尺寸公差使鋼筋外徑不一,套管內徑受鋼筋外徑影響甚大,間隙
淬 作,克服已埋置但搭接長度不足之困 不易控制、套管與鋼筋可能損傷。另外,續接器與鋼筋結合後,可能
油壓套 加 擾。 產生偏斜現象,致組接產生困難。
筒型續 油壓套筒二 釩 A~SA 高 2.單套筒型使用之機具小,可現場施 3.續接器長度較其他種類續接器長,直徑亦較大,造成箍筋綁紮與灌漿
接器 件式 水 工。 上困難。
(油壓 淬 3.未在鋼筋上車製螺紋,無螺紋式續接 4.現場施作時,工程進度易受天候影響。
冷束) 器問題。 5.油壓冷束型續接器,壓束過程中容易使續接器因過度變形而產生裂痕
加
油壓套筒三 釩 4.油壓冷束型因表面有壓痕,對鋼筋握 或損傷。
件式 水 A~SA 高 裹力之影響較小。 6.續接器長度較其他種類續接器長,混凝土對鋼筋之握裹力較差。
淬 7.油壓機無法根據鋼筋強度作適當壓力控制,續接品質受鋼筋品質影響
甚鉅。
加
1.未在鋼筋上車製螺紋,無螺紋式續接
油壓套筒二 釩
油壓套 SA 高 器問題。
件式 水 1.續接器長度較其他種類續接器長,直徑亦較大,造成箍筋綁紮與灌漿
筒型續 2.油壓冷抽型其續接器與鋼筋密合程度
淬 上困難。
接器 較油壓冷束型佳。
加 2.續接器長度較其他種類續接器長,且其表面光滑,非常不利於混凝土
(油壓 3.油壓冷抽型續接器可以避免續接器因
油壓套筒三 釩 對鋼筋之握裹力。
冷抽) SA 高 壓著而過度變形,可通過SA級性能
件式 水
試驗。
淬
1.必須使用填充劑並待其凝固後始能產生強度,使用環氧樹脂須時1-2
小時,使用水泥砂漿需7-8小時,品質不易控制。且鋼筋工無法作此
等待。
1.鋼筋不須作任何形式之加工。
加 2.品質與填充劑之種類、配比與填充量有絕對關係。抽樣檢驗較無代表
螺紋節 ADI沃斯回 2.取樣試驗後之補救容易。
釩 性。
鋼筋續 火球墨鑄鐵 A 中 3.組接時鋼筋不須轉動。某些場合(待
水 3.上下鋼筋易生偏心,SA級試驗易失敗。小號數鋼筋 (≦#7)無法完成
接器 續接器 接鋼筋有彎勾或使用於鋼筋籠對接)
淬 實驗。
較易施工。
4.續接器以鑄造後再經熱處理而成,伸長率不足,品質難控制。
5.續接器與鋼筋之間隙大,不易達到SA級規範中要求之滑動量。
6.國內只有單一供應商,有斷料的可能問題。
1.摩擦壓接技術在車輛、航太、產業等
工業的應用,已有二、三十年的歷
史。
2.續接器是在CNC車床車製,螺紋精度
極高,續接器結合時,沒有不完整外
露牙,可目視品管。
3.鋼筋與續接器之結合,係以全自動摩
擦壓接機施作,沒有人為因素影響。
加
摩擦壓 4.摩擦壓接技術與設備由日本東邦株式 1.只能於工廠內加工,設備投資與檢驗儀器成本高。
釩
接(銲 摩擦壓接型 SA 高 會社研發提供,經經濟部工業局補 2.價格較傳統式續接器高。
水
接) 助,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輔導,證 3.所須之技術能力門檻較高。
淬
明為耐震型鋼筋續接器,並適用於
CNS SD42 【含熱軋延(俗稱加釩)與
熱處理(俗稱水淬鋼筋)】與SD42W規
範之鋼筋。
5.能符合SA級(耐震結構)與FA級(耐疲
勞)性能需求。
6.可選用之續接器材質與加工方法彈性
較大。
NEW FAB TECHNOLOGY JOURNAL APRIL 201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