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Vol.12
P. 65

並整合管理維護經驗,透過 BIM

                視覺化、數位化模式與資訊整合
                性等呈現維護管理所需之資訊,
                維護人員可即時掌握設施狀況,
                有利於各設施維護作業排程、規
                劃等作業,達到完善的智慧化設
                施管理目的。


              「安全防災」效能係為智慧建築重
              要的安全評估指標,建築物透過自
              動化系統,分別從「偵知顯示與通
              報性能」、「侷限與排除性能」、
              「避難引導與緊急救援」三大層面,
              對於可能危害建築物或使用者人身
              安全之災害,事先進行防範、防止
              災害擴大並確保人員能順利避難逃
              生。
              公司在日常安全防災工作上,依據
              消防防護計畫進行各項演練工作,
              以利於當各類災害發生時,建築物
              內人員可熟悉進行逃生動作及救災
              措施,現已建置完善的消防防護編
              制,當災害發生時,各責任編組將
              主動到位,降低災害並侷限影響程
              度;就建築物最常發生的火災為例,
              應用此技術可提供公司規劃火災
              或相關消防設施之配置規劃所需資
              訊。
              – 分析群眾的避難行為、安排人員
                迅速逃生動線(如   所示),
              – 分析建物逃生路徑可能發生堵塞                 控平台環境主要呈現 2D 管理圖面,                與規劃最佳之空間使用、動線與
                之瓶頸並預先予以排除                     日常管理上以時程邏輯、感測裝置                   智慧設施配置等,更可透過 3D
              – 透過模擬軟體對於火災及煙霧之                 或其他需配合時機來進行各項設備                   視覺化呈現,使空間及環境達到
                擴散行為進行模擬,以規劃相關                 啟停動作,優點為即時掌握設備運                   最佳化與舒適性的各項設備調控
                之防火排煙設施系統,俾使建築                 轉狀態、遠端管理設備啟停動作、                   (如   所示)。
                之防火性能更為提升。                     即時監測環境數據與節能管理等,
                                               而原平台仍存在一些缺點,如監測                 – 各廠辦公區建置模型相互比較,
                                                                                 思考未來辦公區域內設備運轉執
                                               數據僅能 2D 畫面呈現,各項設備
                                               啟停或調節時間亦僅依據此作調控                   行模式,達到各辦公區域設備自
              我國現行智慧建築標章是提供「健
                                               等。未來如果轉換為 3D 模型,提                 動化、舒適化與最佳化。
              康舒適」的居住環境,而「健康舒
                                               升設備管控細緻度達到更能了解設
              適」指標區分成「空間環境」、「視
                                               備之間相互關聯性,並呈現系統流
              環境」、「溫熱環境」、「空氣環
                                               程視覺化,可做為建築物維護管理
              境」、「水環境」與「健康照護管
                                               單位提早確認異常設備事發之問題
              理系統」等六大項目。針對這些健                                                  隨著全球暖化效應衝擊及環保意識
                                               點。例如:
              康舒適環境需求,公司在過去辦公                                                  抬頭,促使建築物朝向智慧綠建築
              室設施服務經驗上,各個設施設備                  – 利用軟體模擬建物內溫濕度、照                方向發展,由於能源日益缺乏,如
              管理是以各別自動化監控平台來執                    明、室內空氣品質狀況。                   何運用各類節能技術已漸成為智慧
              行,並配合節能目標與空間舒適性                  – 作為空間溫度分布、空間舒適度                綠建築設計重要的課題。節能管理
              作為調控基準,而現階段自動化監                    等環境因子綜合分析,用來評估                為智慧綠建築一項重要的節能評估



                                                                                     NEW FAB JOURNAL         DECEMBER 2013  65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