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Vol.15
P. 11
表一、迴風道工序比較表 圖十二、基地區域圖
工項 SRC結構優先施工 SRC與RC同步展開
覆工鈑 RC區覆工鈑局不拆除 RC區覆工鈑全部拆除
施工架 施工架柱位一次搭設至L40底 施工架逐樓層搭設
柱樑接頭 柱頭預留樑續接器 柱樑鋼筋一次綁紮
南科本研究案例基地
柱版接頭 柱頭須部分敲除供版筋錨定 柱版鋼筋一次綁紮
圖十三、本研究案例覆工鈑拆除情形 圖十四、覆工鈑拆除範圍平面圖
覆工鈑拆除區域
構作業之強制方法,待達下列條件
後始拆除覆工板 圖十三、十四。
– 中央柱區覆工鈑,待中鋼移交
圖十五、拆除迴風道 SRC 柱施工架
後,為使土建施作中央柱 SRC
結構(四樓及屋頂 RC 澆置之必
要條件),故拆除中央柱區 4.8m
寬覆工鈑。
– 靠近迴風道之覆工鈑,待 L30 迴
風道 SRC 柱鋼筋綁紮完成,開
始進行封模時即開始拆除 L10 覆
工鈑。
– HPM 區域因樓板高低起伏,亦
為非常困難施工區域,故同時優
先拆除。
管理迴風道 SRC 柱施工架拆除
未能優先進行迴風道 SRC 結構施
工,故施工架搭設於 RC 與 SRC 結
由前文“廠房土建工程上部結構組 施工限制管理規劃
構相接施工區域,因此拆除時間點
成"可以看到廠房主要由鋼結構、 本案例新建過程中透過管理三種施
SRC 結構以及 RC 結構組成,而以 工限制條件,使資源集中於重點要 便非常重要,如何設定此條件,能
往通常於鋼構吊裝完成後便同步進 徑區域,避免資源過度分散的狀 不影響 RC 結構施工,但卻又可將
行 SRC 與 RC 結構,但往往較難施 況,且讓工程處於有限制才能有 SRC 結構施工效率發揮至最大,說
作的 SRC 結構工率不彰,故從本案 精進管理辦法之情形下施工,以下 明如下:
例開始測試以 SRC 結構先行之新工 為管理的限制條件及其原因整合說 – L30 SRC 柱筋綁紮完成且模板施
序規劃,輔以施工過程中不斷調整 明。 作完成,即可進行拆架。
修正,於本案例有不錯工率表現, – 若 L30-L40 SRC 柱灌漿及拆模
故以此作為分析目標,以下將針對 管理 L10 拆除覆工鈑範圍 未能於 L20 樓板重型支撐架靠至
其施工規劃進行歷史回顧說明,大 SRC 結構前完成,則強迫拆架待
鋼構吊裝完成後,將鋼構階段因吊 L20 RC 澆置完成後重新搭架進
致上以施工條件限制、特殊工法、
車站立保護 L10 的覆工鈑(假設工 行 L30-L40 SRC 柱灌漿及拆模
動線及分包規劃作為探討重點。
程)暫緩拆除,以控制此區域 RC 作 業。 迴 風 道 L30-L40 SRC 柱
結構之柱,牆及樓板非優先施工, 灌漿及拆模完成,開始進行施工
而將工班集中至迴風道進行 SRC 結 架拆除 圖十五 。
NEW FAB ENGINEERING JOURNAL SEPTEMBER 201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