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Vol.17
P. 75

王
                                                                                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 營建管理組
                                                                  維 志           研究興趣:專案管理、成本估算與管理、建築資訊
                                                                               模型、招標採購。參與專案: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工程、
                                                                               奈米元件實驗室工程、台灣光子源工程。
                                                                   W.C. Wang





                                                         前言

                                                         營     建流程(construction processes)是由施工工作(tasks)、

                                                               資源(人機料)以及彼此間的互動關係等所構成,此流程
                                                         是存在於許多不確定性(uncertainties)的環境中,故而分析營建
                                                         流程是十分複雜的。可是工地現場有許多的決策,包括工班的
                                                         大小、機具的種類、施工工作執行的邏輯順序以及工法的選擇
                                                         等,若不透過適當的分析,便只能憑過去的經驗或直覺。

                                                         早在1963年,美國Stanford大學Teicholz教授就建議利用模
                                                         擬技術來協助營建機具的選擇決策(Teicholz,  1963)。後來
                                                         ,Purdue大學Halpin教授在1973年發展出一套營建模擬系統
                                                         CYCLONE (CYCLic Operation Network),它的優點是能以簡單
                                                         的符號與邏輯,模擬一般的營建流程,於是之後,許多類似或
                                                         以CYCLONE模型元件為基礎的系統,便陸續被提出(Martinez,
                                                         1996)。

                                                         本文所謂營建模擬的「模擬」,有點像「模仿」(imitation) 真
                                                         實營建流程之運作,進而預估該運作情況之執行成效,由於此
                                                         時一般數學模式或最佳化理論比較不適用,而模擬相對上操作
                                                         較容易(且不必真正的進行實驗),便被視為一種可考量的解決
                                                         方法(Halpin and Riggs, 1992)。然須特別澄清的是,目前常聽
                                                         的建築資訊模型(BIM)4D模擬,乃是指隨時間的進展,以3D視
                                                         覺化(visulization)的方式,展現工程的進度,進而評估其施工順
                                                         序是否適當,這種4D模擬與本文的營建模擬並不相同(雖然都
                                                         稱為模擬或simulation)。



                       在美國營建模擬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國內亦有多位學者趕上潮流。例如,中央大學黃榮堯教授於1994
                       年發展了DISCO系統,改善了CYCLONE的輸入與輸出介面(Huang and Halpin, 1994);朝陽大學鄭道明
                       教授於2000年,透過CYCLONE建立了一套營建模工具,稱為COST;元智大學任恒毅教授應是Halpin教
                       授的關門弟子,他在2005年將CYCLONE網路版化,稱為WebCYCLONE。這些學者後來也指導了一些
                       碩博士生,持續進行營建模擬技術的開發。目前營建模擬技術在世界各國之發展,主要還是以美國與加
                       拿大居多,而且幾都以CYCLONE的觀念為基礎而延伸。

                       所以營建模擬其實並不是一個新技術,但國內業界可能對此領域比較陌生。由於筆者亦曾透過類似的
                       營建模擬系統(稱為STROBOSCOPE)(Martinez, 1996),解決進度作業間之時間關聯性問題(correlation
                       effect on duration)(Wang, 1996),並且亦曾實際運用至預測專案成本(Wang, 2002)以及評估工地現場趕
                       工重點,概知此技術的可發展性,故藉本文介紹CYCLONE與STROBOSCOPE之基本概念,以利業界先
                       進參考。


                       CYCLONE與STROBOSCOPE
                       M      artinez教授在1996年所發展出STROBOSCOPE (STate and ResOurce Based Simul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cEsses)。CYCLONE與STROBOSCOPE皆以網圖模型為基準,並以箭線式




                                                                              NEW FAB ENGINEERING JOURNAL          MARCH  2015  75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