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Vol.20
P. 11

接,體現物聯網 IOT 的便利性。
                                               圖八、台積電辦公大樓網路架構圖

              經濟方面
              智慧建築應該是既聰明且環保的建                              CCD 2 光纖                        OFFICE
              築物,以較低的營運成本,維持相                              CCD 1 光纖
                                                           外線引入線                          出線口       Hub Room
              同的舒適度與功能性,為達到此目                                                 光纖幹纜
                                                           外線引接
              標須採用主動式與被動式節能手法
                                                                                          Cat 6
              達到低耗能甚至零耗能的建築物。
                                                                           FAB
              採用高效率的設備,如能源效率達
              IE3 以上等級的轉動設備、節能燈                            CUP
              具、節水設備、風力或太陽能發電
              系統、電動車充電站、熱泵熱水系                             CCD1 CCD2                      Telecom
              統等主動式節能設備,利用電力監
              控、感測器、驅動器,進行能源設
                                                                            光纖主纜
              備管理與外在環境感測的調控,如
              智慧外牆降低大樓的空調、晝光利
                                                     外線引接                                      外線引接
              用降低照明耗能、人員感知減少空
              調與照明能源浪費等方式降低辦公
              大樓的運轉成本,並持續改善智慧
              化設備與應用方式,讓節能效益不
              斷精進,最後再利用設施設備定期                  害,台灣平均一年受到四次的颱風                 智慧建材標準化以符合公司 PIP 政
              保養與長期修繕規劃,維持設備運                  侵襲與約 1000 次有感地震         [7] ,可  策,讓其能確實應用於台積電辦公
              轉效能,提供穩定可靠且低耗能的                  見災害發生的機率很高,所以設置                 大樓中,讓新一代的台積電辦公大
              辦公大樓環境。                          地震偵測與預警系統,藉由台灣各                 樓設計建立在建築環境、經濟方
                                               地測站的地震測值,計算到達台積                 面、安全防災三個面向外,再增加
              安全防災                             電廠區的震度,事前進行設備的安                 創新應用等四個主要的課題作為設
              建築物生命週期中必然會受到各種                  全停機,降低生命財產的損失;隨                 計的基準,讓智慧建築不單單只是
                                               著強降雨的發生頻率增加,對於淹                 增加系統或設備,而是讓建築更加
              天災或人為的蓄意入侵或破壞,採
                                               水的防範方式從既有的人工觀測方                 節能與環保,並提供員工更舒適與
              用各種自動化系統達到事先防範或
              防止各種災害的擴大與危難時人員                  式,改採用淹水偵測連動自動防水                 健康的工作環境、提高員工的生產
              的避難引導,以確保使用者的生命                  閘門關閉,減少淹水的危害。                   效率、增強危難時的應變能力,讓
                                                                               公司取得更好的獲利能力並降低災
              與財產安全。      [3]
                                                                               害發生時的損失。
              消防系統採用定址式偵測器,精準
              掌握災害的發生位置,配合公共廣
              播系統,導引人員往正確的逃生方                 結論
              向避難,避免員工往災害方向逃                   論
              生,並且整合電梯、門禁、監視、
                                               台積電的智慧建築相關策略其實已
              照明控制、電視牆廣播系統、簡訊
                                               於近年來陸續包含在機電工程採購
              系統,當災難發生時提供中文、英
                                               規範中,其中三個主要的智慧建築
              文、日文的緊急廣播指引災害位置
                                               策略:建築環境、經濟方面、安全
              與逃生方向,再以簡訊與電視牆廣                                                  參考文獻
                                               防災更是已部分落實在廠區中,但
              播畫面顯示災害資訊通知員工與緊
                                               現階段仍有許多系統整合、智慧化                 [1]  溫琇玲、陳素真,智慧型辦公大樓發包
              急應變人員,同步開啟逃生動線照                                                     方式與預算科目之研究,2004。
                                               設備應用礙於 PIP 規範與管理單位              [2]  Jim Sinopoli, How Do Smart Buildings
              明、即時顯示災害區與逃生動線監
                                               不同,無法全面採用,但隨著科技                    Make A Building Green?, 2007.
              視畫面,讓緊急應變中心 (ERC) 與                                              [3]  智慧建築標章解說與評估手冊,2011。
                                               不斷的進步,各種 ICT 的設備與物
              建築物設施管理人員能即時掌握災                                                  [4]  Fantana Gabriel Iulian, MATOOL
                                               聯網技術普遍體現於建築應用中,                    solution in evaluating smart buildings,
              害狀況,並進行應變。                                                          2013.
                                               使智慧建材逐漸變成標準化設計,
                                                                               [5]  https://www.ashrae.org
              台灣屬亞熱帶國家與環太平洋火環                  所以相關智慧建築設計亦須評估                  [6]  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中華民國 100
                                                                                  年 11 月 23 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帶,山高地挾降雨強度高、地震頻                  智能產品的引進與建置成本、回收
                                                                                  10000259721 號公布。
              率高,容易發生淹水與土石流的災                  年限、使用效益、穩定性等並讓其                 [7]  中央氣象局。
                                                                              NEW FAB ENGINEERING JOURNAL          DECEMBER  2015  1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