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Vol.23
P. 98

圖 12、竹科十二廠六期液體管路分流


               圖,一開始排氣,節點3的排                    應較正確,其理由已在例4中說明。
               量遠大於節點4及節點5的排                 ▂   液體網管流與實際案例比對,見例2,亦符合船公司觀察數據。
               放量,所以節點3溫度,在初
                                             ▂
               期溫度降較多,逐漸氣體補充                     無論液體或氣體網管流的計算,當穩定態達到時,用穩定態算法或非
               上來,溫降就是靠摩擦損耗造                    穩定態算法,其結果完全一樣;如例3與例6。
               成。逐漸地,節點3的出口溫                 ▂   無論消防水管路,空調管路及廢氣處理管路,廠內、外網管流都可藉
               度高於節點4及節點5的出口                    本研究提出的數學模式來做設計,以確保在施工前所有的規劃都符合
               溫度,是因為由節點2到3的                    需求。
               流動的摩擦係數遠小於由節點
                                             ▂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及全世界都在提升自己的工業能力,以達所謂的工
               2到4或5的摩擦係數,壓能損
                                                業4.0或更高值。本研究的計算,可與監控實錄數值做動態比對,見例
               耗較少,所以溫度較高。
                                                3與例6。在PDMS上,當指標在螢幕上移到那,就會呈現所有流動性
                                                值及熱力學資料,當實際值與計算值有差10%(假設值),就會發出
                                                警告聲,提醒監控人員可能有異常,透過虛擬實境,找到可能的地方
               結論                               位置進行檢修,達成所謂的「防禦性遠端監控」,可大幅降低人事的
                                                作業並節省時間及財務的支出。
               本研究:
               ▂   只需給定進出口壓力或流
                  量,不用給回路,即可迅
                  速得有資訊。注意:由於
                  壓力是相對關係,至少要
                  有一節點給定壓力。
                                                參考文獻
               ▂   對於穩定態、非穩定態、
                                                [1]  Hodge BK, Analysis and Design of Energy Systems, 2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等溫與絕熱過程,都有說                      New Jersey, 1990.
                  明計算方式。                        [2]  Cutlip MB and Shacham M, Problem Solving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with
                                                   Numerical Methods,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1999.
               ▂   液體網管流與經典範例比                  [3]  顏登通,高科技廠務,全華,2011.
                  對,見例1,計算結果完                   [4]  Smith JM and  Ness HCV,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
                                                   modynamics, 6th McGraw Hill, New York, 1996.
                  全吻合。
                                                [5]  Welty JR, Rorrer GL and Foster DG, Fundamentals of Momentum Heat and
               ▂   氣體網管流與直管範例,                     Mass Transfer, Wiley, New Jersey, 2015.
                                                [6]  Burden RL and Faires JD, Numerical Analysis, Thomson Brooks/Coile, 2005.
                  做絕熱過程的比對,見例                   [7]  Balzhiser RE, Samuels  MR  and Eliassen JD, Chemical  Engineering
                  4,計算結果大致符合,                      Thermodynamics,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1972.
                  僅溫度略有差異。本案例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