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Vol.27
P. 51
S1-3 樣經去除毒性,添加過氧化氫
表 9、水蚤與羅漢魚對水體毒物之 LC 50 (mg/l) 參考濃度值
與次氯酸鈉後,實驗結果顯示對 D.
magna 水蚤而言,廠定過氧化氫目
參考毒物 Daphnia magna Pseudorasbora parva
48hr-LC 50 (mg/L) 96hr-LC 50 (mg/L) 標 10mg/L 及次氯酸鈉 0.2mg/L,
皆無法符合放流水之生物毒性標
準。對羅漢魚而言,由於其對過氧
3.71 34.90
H 2 O 2
化氫與次氯酸鈉耐受度較高 (96hr-
NaClO 0.14 0.70 LC 50 分 別 為 34.90、0.70mg/L),
所以不受影響。
0.089 0.22
CuSO 4
S1-2 水樣經添加二價銅離子後去除
酵素 14941 7743 毒性,,實驗結果顯示若將硫酸銅
添至廠定目標濃度 (0.20mg/L) 時,
非氧化性殺菌劑 5.12 10.33
發現 D. magna 水蚤和羅漢魚幼魚
的 LC 50 均大於 100%,顯示無明
顯毒性,但此結果是在水硬度較高
表 10、原排放水體對水蚤與羅漢魚之 LC 50
時的結果。
放流口採樣點 Daphnia magna Pseudorasbora parva
S1-3 水樣經添加酵素後去除毒性,
48hr-LC 50 96hr-LC 50
實驗結果顯示若將酵素添至廠定
目 標 濃 度 (30mg/L) 時, 發 現 D.
S1-1 10.34 % >100 %
magna 水蚤和羅漢魚 LC 50 均大於
100%,顯示廠定添加目標濃度可
S1-2 38.89 % >100 %
以符合水質生物毒性標準。
S1-3 2.69 % 15.00 %
線上驗證
– 過濾試驗結果,發現毒性明顯降 驗,確認過氧化氫、次氯酸鈉、二
低,但由於實驗室採用真空吸氣 價銅離子、非氧化性殺菌劑與酵素
過濾方式,因此在判斷毒性來源 對 D. magna 水蚤及羅漢魚之毒性
依據清華大學之放流水毒性鑑定結
時,需與曝氣試驗結果相比對, 大小,從高至低依序為:二價銅離
果,我們針對 S1-3 放流口執行系
再來判斷毒性是否由懸浮微粒、 子>次氯酸鈉>過氧化氫>非氧化
統改善,我們先選定廠內目前較
揮發性物質或是易氧化性的化合 性殺菌劑>酵素,參考毒物之 LC 50
具毒性,且以系統現況可改善之
物所引起。 如 表9 所示。
NaOCl 與雙氧水兩個項目,於廠
– 氧化物質還原試驗,添加硫代硫 採集原始放流水樣,以環保署公告 內調整其最佳之放流濃度範圍,將
酸鈉於水樣,發現毒性大幅被去 之標準方法 D. magna 水蚤及羅漢 NaOCl 與雙氧水降至目標值如 表
11 ,再執行放流水之生物急毒檢測,
除,因此判定水樣的毒性應是來 魚靜水式法,測試其生物急毒性之
藉以驗證廢水減毒之功效,此部分
自過氧化氫 ( 水樣過氧化氫濃度 LC 50 ,其檢測結果如 表 10 所示。
委由檢測公司依環檢所公告之檢測
高達 210 mg/L)。
綜合上述發現 S1-3 水樣水體毒性 方法如 表 12 執行放流水之生物急
– 碳 18 固相萃取試驗,發現毒性 較強,顯示製程廢水若不經添加酵 毒檢測。
沒有減少,因此判定水樣的毒性 素處理,其放流水對自然水體環境
生物衝擊甚大極具毒性。以毒性鑑 所得之放流水生物急毒性數據由 表
不是來自於非極性化學物質。 13 顯示,前 1~3 次為對照組為尚
定評估三個水樣的毒性分別表徵
未對系統調整加藥時之生物急毒性
– 沸石吸附與陽離子交換樹脂吸附 在:
檢測,非脊椎與脊椎生物其 TUa 皆
試驗,發現毒性皆有明顯減少,
因此判定水樣的毒性,除了氨氮 – S1-1:重金屬 無法低於 <1.43,於第四次實驗前,
開始調整系統之過氧化氫與 NaOCl
之外,有部分來自於金屬陽離 – S1-2:鹽度、重金屬
子。 ( 自由餘氯與結合餘氯 ) 加藥量,有
– S1-3:鹽度、重金屬、氨氮及過 效控制放流水之濃度低於目標值,
研究完成目標分析物之參考毒物試 氧化氫 第 4~6 次實驗為加藥調整後之生物
300mm FABS FACILITY JOURNAL SEPTEMBER 2017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