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Vol.40
P. 32
4
5
2
3
6
9
10
7
8
1
1. 前言
近年來, 色議題已為全球顯學,迎合環保意識 頭
結果將納入本局水質與生物急毒性關聯性數據收集、分析
的社會且善 企業責任,這是我們公司一 的政策,然而
及管理。有鑑於此,雖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並未入將生物
工廠廢水排放符合放流水標準現值,已無法完全符合社會
急毒性列入納管標準內,但身為環保模範生的我們必須有
與人民之期待,國內隨著半導體產業的 發展,在其生
超前部屬的理念,提前佈局,降低放流廢水之生物急毒性
產製程中產生之大量廢水,相關研究指出事業單位排放之
, 到企業應有之社會責任,為保護環境 一份心力。
法規限值之放流水依然具有生物毒性,若直接排放,可能
對 環境與生物造成危害。
2. 文獻探討
目前中部科學園區在[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臺中園區)
自從民國99年環保 預先公告將生物急毒性納入放流
污水下水道系統納管水質標準及使用費之水質分級、分級
水水質標準後,雖然於民國100年移除標準於檢測申報管理
費率、計算公式、收費項目及單價表] 法內第 點第八項
法規章內另行管理,但國內許多學者皆提出有關生物急
中規定,廠商水污染防 措施計畫核 之最大處理水量達
毒性之影響因子如 表1
,可以看出多數學者一致認為
[1][2][3][4]
三 立方公尺/日以上者,應每半年檢測並申報。 其檢測
廢水之生物急毒性受氧化性因子影響的 了絕大多數。
12
11
13
18
19
20
17
14
15
16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參考文獻
[1] Ya Ching Lee et al. (2016) Acute toxicity assessment of TFT-
LCD wastewater,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
tion.
[2] 吳明 (2013)生物急 性-光電廢水污染物對daphnia magna在水
體環境中之影響, 文。
[3] Dr. Alan C. et al. (2004) Non-Traditional Applications of
DBNPA Antimicrobial Agent in Metalworking-Fluid Produc
tion and Use, Tribology & Lubrication Technology.
[4] Let cia S. Shiroma (2015) A rapid and simpl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method forindirect determination of the
biocide 2,2-dibromo-3-nitrilopropionamide(DBNPA) in
cooling waters,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5] 楊建高(2012)三 酸三 的研 及進 ,化工中間體。
[6] Lokesh P. Padhye (2013) Oxidation of dithiocarbamates to
yield N-nitrosamines by water disinfection oxidants.
[7] Acikara, . B. (2013). 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TECH Open Access Publisher.
而中科廠區於2015年與2019年 請清華大學 色化學質譜分析實驗室與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分別對放流廢水與
製程廢水做生物毒性調查,清華大學依據美國放流水毒性鑑定(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TIE)程序與毒性減量
(Toxicity Reduction and Evaluation, TRE)之標準分析流程,其鑑別出影響本廠放流水生物急毒性相關因子與濃度如 表2,
而有關國外水中餘氯與生物毒性之相關性研究如 表3、表4,相關文獻皆說明氧化性物質-餘氯對於水 之生物急毒性有著
顯著的影響。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