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Vol.41
P. 81

55
 54
 53
 56
                                                                                                                59
 58
 57
 52
 51
                                                                                                                                          60
 68
 66
 67
 61
 62
 63
 65
 64
                  2.3  氬銲銲接機制                                                                                   69                        70
                                                                                                                                          2.5.2  銲道下陷 : 是指在銲接時電流過高,內吹氣體太小,
                                                                                                                                          內壓流量不足。
                     自動銲接最早是在1960年代使用,當時宇航工業需要對
                  航空液壓管路採用卓越的連接技術,便開發了一種銲接機制,
                  其中來自銲接接頭用鎢電極的旋轉電弧圍繞管圓周。電弧銲
                  電流由控制系統調節,從而使整個過程自動化。 結果是比其
                  替代的手工銲接方法更精確,更可靠。氬銲–自動銲接在1980
                  年代初期對許多行業變得很實用,當時開發了組合電源/控
                  制系統,該系統可在110VAC的電壓下作業,並且銲機結構小
                  巧,可以在多個現場銲接中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現
                  代自動銲接系統提供計算機控制,可以將各種應用的銲接參
                  數存儲在內存中,並在特定應用需要時調用。因此,可產生
                  大量相同的銲縫(圖5),並且大大減少了錯誤或缺陷的餘地。












                                                                                   圖6、自動銲接系統


                                                                    2.5  依SEMI F81金屬管線銲接規範中常見缺失有下列3種
                                                                     如   ~  )                                                             2.5.3  銲道飄移 : 銲點數量太多太集中,環境影響造成。

                                                                    2.5.1  銲道咬邊 : 是指由於銲接參數選擇不當,或操作方法
                                                                    不正確,沿銲趾的母材部位產生的溝槽或凹陷。咬邊將減
                                 圖5、典型的自動銲道
                                                                    少母材的有效截面積、在咬邊處可能引起應力集中、特別
                                                                    是低合金高強鋼的銲接,咬邊的邊緣組織被淬硬,易引起
                 2.4  氬銲銲接系統
                                                                    裂紋。
                     自動銲接過程中,將銲把固定在適當的管道位置,然
                 後軌道銲頭圍繞銲縫旋轉電極和電弧,以進行所需的銲接。
                 自動銲接系統由電源和軌道銲頭組成。電源 : 電源/控制系
                 統(圖6)根據創建或從內存中調用的特定銲接程序來提供和
                 控制銲接參數。電源提供控制參數,電弧銲電流,驅動銲
                 頭中的電動機的功率,並根據需要打開/關閉保護氣。銲把 :
                 自動銲接頭通常是封閉式的。原因是在銲接過程中需要提供
                 保護氣體達到外銲道的穩定性,通常都會用惰性氣體。標
                 準的封閉式自動銲把適用於尺寸從1/16英寸(1.6mm)到6英
                 寸(152mm)的銲管,壁厚可達154英寸(3.9mm)。較大的直
                 徑和壁厚可使用開放式的銲把。










                                                                                     圖7、銲道咬邊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FACILITY JOURNAL          0 3   2 0 2 1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