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vol.49
P. 137
TSMC/ Facility Published
3.2 進行污染場址現地整治時其整治規劃 亦將視各分區污染分布狀況適時搭配上述合適工法進行
及設計準則 整治,並由承攬廠商就分區污染現況滾動調整操作面之
細部規劃,藉此最大化整治工作之整體效益;而注藥井
在整治架構規劃上,可分為土壤整治規劃、地下水整 設置則以能涵蓋高濃度污染團位置及深度為原則,並依
治規劃針對可開挖區域之土壤整治工作,主要將透過 循地下水上下游關係做相對應之井場配置規劃。
現場開挖篩分區分污染土,並視各分區污染物種及土
壤質地分布情況,分別採熱脫附、土壤清洗、離地生 本場址定期監測採樣方式係以每一採樣點位以直接貫入
物復育以及土壤離場作為主要的整治方式,而其餘無 式鑽機逐層連續採樣,至地表下 6.5 公尺或至無污染,
法進行開挖之區域則改採現地工法執行,彙整過往調 並配合現場土樣 PID 或 FID 篩測及實際現場狀況,選擇
查結果,本場址土壤污染物深度普遍分布於地表下 最高值二者送實驗室分析 BTEX 及 TPH 以掌握改善執行
2.5~6 公尺之間,故初步將開挖深度定於地表下 6.5 成效現場。
公尺,另基於工安考量,開挖範圍將打設深度 9 公尺
或 13 公尺之鋼板樁以進行擋土支撐作業,並於施工
區四周設置安全圍籬、加裝警示燈及相關安全維護措 3.3 建場期間健康風險評估模式
施,且於鄰近路口豎立告示牌提醒用路人前方有施工
RBCA 2.6 模式 (RBCA Tool KIT for Chemical Releases,
區,注意安全等相關警示設施。
1998) 是由美國德州的 Groundwater Services 公司依據
在地下水整治工作則初步擬定包含現地化學氧化、加強 ASTM 所頒布的 standard guide for risk-based corrective
式生物復育、界面活性劑沖排、雙相抽除、透水性反應 action at petroleum release Sites 標準所開發之成熟商
牆或其他可行之新穎工法作為整治策略;在各分區之地 用軟體,模式仍以層次性風險評估方式為主,提供評估
下水污染整治規劃上,初步擬定工法包含現地化學氧化、 者計算土壤及地下水風險值及回推污染場址之整治目
加強式生物復育、界面活性劑沖排、雙相抽除、透水性 標。RBCA 2.6 只針對溶水相擴散與污染物於空氣中之擴
反應牆或其他可行之新穎工法,因整治時程考量原則上 散兩種情況作計算。對於污染物質之溶解相隨地下水傳
將以時效相對較為快速之現地化學氧化為主要方式,初 輸而造成的稀釋現象,是採用穩流 (steady state) 降解,
步規劃以過氧化氫或過硫酸鹽為主要添加之藥劑,後續 其 Domenico 一階衰減模式如圖4 所示:
圖 4: 地下水稀釋降解示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