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vol.49
P. 138

VOL.49 廠務季刊       新建工程總石油碳氫化合物污染場址土壤與地下水事前規劃及建廠中監測流程







              結果與討論




              4.1  廠區地下水污染潛勢後續效益對建廠                           4.2  建廠中之場址暴露情境評估
              及成廠之影響
                                                              本場址 50 公尺以外相隔學專路即是居民住宅區,因
              整治工程規劃之成本效益主要取決於所訂定之整治目                         此考量居民於綠帶上之活動所承受之風險,本場址即
              標與選擇整治技術,訂定場址整治目標決定攸關整治                         以較嚴謹之態度來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參數設定,以住
              技術與整治經費多寡,而整治技術必須依場址特性進                         宅區之參數進行本場址之健康風險評估。然而本評估
              行評估,考量此整治技術是否適用於該污染場址,以                         報告亦評估污染物揮發藉由大氣擴散作用帶至場外住
              避免花費時間與經費,亦無法達到預期效益。對各項                         宅區,對場址外居民之影響。場址周遭居民之暴露途
              整治技術所需費用而言,可細分為工程費用及處理費                         徑,因距離本場址 50 公尺,地下水部份因無場址周
              用,以工程費用而言,現場處理方法因開挖污染土壤                         遭居民皆係使用自來水,且無抽取地下水使用,因此,
              再進行處理,故費用高於現地處理方式,生物處理所                         場址周遭居民之暴露途徑之設定為污染地下水蒸氣至
              需進行之工程僅有初期整地,故費用較低。現地地下                         室外空氣後經受體呼吸道吸收此暴露途徑。本場址為
              水生物整治法與其他整治方法比較起來較具經濟效                          隔離綠帶區域,偶有民眾於場址內休憩,因此有吸入
              益,以現地地下水生物整治法整治受 TPH 污染之地                       污染地下水蒸氣之可能性,評估即假設本場址之污染
              下水,而美國環保署認為此整治方法較符合現地、被                         暴露途徑為受體呼吸污染地下水蒸氣經受體呼吸道吸
              動及生物整治概念之技術即包括現地生物復育結合透                         收此主要暴露途徑。本場址周遭之評估受體亦為成人
                        [06]
              水性反應牆       。當污染之地下水流過透水性之反應牆                   與孩童,評估為建立完整之場址暴露途徑,以作為提
              時,污染物和反應牆內之反應物質發生生物或物理吸                         出矯正行動的依據,同時藉由矯正行動之進行,達到
              附反應而被分解或移除,流過反應牆地下水即為整治                         降低健康風險之目的,場址內之暴露情境健康風險評
              過之地下水。當污染帶隨地下水通過反應牆時,反應                         估概念模式如圖5 所示。
              牆中之反應物質會對污染物產生生物性降解,使污染
              物被分解成較無害之副產物,進而阻止污染物穿過污
              染場區邊界或切斷污染帶來源,再由生物處理過程之
                        [07]
              侷限污染帶       。TPH 的生物處理具有以下優點:➀
              可用於長時間提供碳源(電子給體)且 TOC 濃度較高;
              ➁是無毒的細胞外聚合物,可以直接添加到地下水體
              中,而無需添加用於化學性質的添加劑。因此,可降
              低現場應用的成本;➂生物添加之基質是食品和生物
              技術工業的副產品,通過發酵或自然發生的過程中產
              生;➃本研究基質在生物整治中的應用符合資源回收,
              可持續發展和零浪費 / 零排放的概念。























              ���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