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vol.49
P. 59
TSMC/ Facility Published
圖 14:Case1,3,4,5 配置示意圖
圖 13:各廠址土壤剪力波速 (Vs) 彙整結果
圖 15:Case2 配置示意圖
4.2 平原型廠址土壤結構動態互制設計方
案及減震成效說明
所謂平原型廠址,即為廠址位於地勢相對平坦的地形, 透過地震歷時加速度轉換函數 (transfer function),
土壤分層趨於平緩且同一層的土壤性質相同。屬於平 來評估土壤結構互制效應下,建築物基礎反應是否優
原型廠址的包含南科、高雄、日本熊本。以下以高雄 於自由場。藉由地震歷時加速度反應譜可看出自由場
為例,說明土壤結構互制設計方案及減震成效。 地震力經過土壤結構互制效應後,反應譜振幅降低,
即為地震能量輸入降低,可大幅讓生產層樓層加速度
4.2.1 基樁直徑與密度比較 反應降低。
高雄廠址下的泥岩層深度較深,為了使建築力量傳遞
48mX48m 簡化模型之轉換函數(圖 16),頻率 2.2Hz 與
至承載層,承載樁長度為 44m。考慮施工性、經濟性,
5.9Hz 有兩個低谷,是由上部主結構自然頻率造成,
以下為高雄廠址的五個方案(圖 14、圖 15):
而 2.2Hz~5.9Hz 之間,隨著樁徑增加,振幅越小,可
見樁徑加大可有效發揮土壤結構互制效應,降低結構
Case1: 直徑 70cm 之承載樁,間距 4.8m。
反應。
Case2: 直徑 70cm 之承載樁,間距 4.8m,搭配浮動
挑選鄰近測站地震歷時,以比較地震於土壤結構互制
樁直徑 80cm,長 12m,間距 4.8m。
前後之加速度反應譜差異(圖 17~ 圖 22),土壤互制前
Case3: 直徑 100cm 之承載樁,間距 4.8m。 後的加速度反應譜分別以實線及虛線表示,經過土壤
互制後的加速度反應譜(虛線 ) 有明顯的降幅,而樁徑
Case4: 直徑 120cm 之承載樁,間距 4.8m。 越大,降幅越大。
Case5: 直徑 150cm 之承載樁,間距 4.8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