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VOL.53
P. 106
VOL.53 廠務季刊 格樑智慧澆灌
圖 13:杜鵑葉片水勢(leaf water potential)與Fv/Fm之關係(p<0.01)
4.2 智慧澆灌預期效益 未來展望與結論
透過每日現場回傳的土壤溼度數據顯示 ( 圖 14),格
樑杜鵑的土壤溼度相當不平均,同一個時間點測得的
格樑杜鵑佔地面積廣袤,且位處廠區邊陲地帶,不易
數據差異最大可相差約 50%,顯示有的區塊的杜鵑已
立即發現處理現場問題,若發生系統性的故障,則影
經呈現休眠停止生長,但有些區塊的杜鵑卻可能有土
響範圍甚鉅,往往需耗費大量人力金錢養護復原。大
壤過濕的狀況。若為了維持這些特別乾燥區域的杜鵑
肚山環境乾燥,降雨稀少且不穩定,植物難以僅依靠
生長,勢必需要延長噴灌時間,如此便會造成澆灌用
自然降水生存,水源的穩定與否成為生長的關鍵因
水的浪費及分配不均。
子。格樑杜鵑自 2017 年起陸續完工,初期因滴灌系
目前已得知−2MPa 為格樑杜鵑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所 統尚完整,在水源無虞的情況下,杜鵑生長狀況尚可
需之最低臨界水勢,接下來僅需以此數據做為噴灌水 接受,但滴灌管線不耐紫外線長期日曬,外圍鼠類猖
量的設計基準,濕度不足時再開啟相對應的迴路噴灌 獗啃咬管線等問題,導致管線大量損壞,直接影響每
予以準確的水量,在確保植物正常發育的同時,避免 一年的開花狀況,直到 2022 年開始針對噴灌管線進
水資源被過度浪費。 行全面的材質更換後,開花狀況才開始有漸趨穩定的
盛況 ( 圖 15)。在解決水源供應的問題後,我們也與
屏科大森林系及特生中心的植物生理專家合作,希望
能以科學化的手法來分析格樑杜鵑的生長狀況,藉此
為後續的景觀養護提供一些系統化的協助並訂立生長
條件的標準。再者透過無線感測器的架設及與現有控
制系統的鍵結,實現噴灌系統的遠端操控及生長狀況
的即時監測等技術 ( 圖 16),將格樑杜鵑的景觀養護
視為高精度的農場來經營,持續朝穩定運轉、杜鵑花
海的方向努力。
圖 14:格樑同一時間點土包濕度數據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