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VOL.53
P. 88
VOL.53 廠務季刊 自然永續的儲碳力_台積電植樹薪傳計畫
高架橋下綠美化植栽種植流程,由整地開始將石塊清 ▪耐陰地被:適合用於陽光受限處及陽光不足處,
除,並更換表土,再接續灌木地被的放樣種植,最後 如大葉麥門冬、冷水花、越橘葉蔓榕及地毯草等。
工序則確保澆灌設施之運作 ( 圖9)。但除了上述因應環
透過三年的持續經驗羅列以上的設計要點,希冀能加
境分為三種類型,採用不同設計手法進行綠化,現地
強都市廊道綠化,以環境保護的角度,不僅提升景觀
仍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提出五
市容,也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個道路相關綠化的設計要點 ( 圖 10):
❶安全視線:植栽帶距停止線 25 公尺範圍內,或臨
車道旁保留 0.5 公尺,宜栽植高度較低的草坪、地
被或灌木,植栽高度低於 0.5 公尺為佳,以確保駕
駛人交通安全視線,維持道路行車安全。
❷土壤改良:現況土壤貧脊多為石塊及夯實土,對於
植栽生長不利,因此透過客土大於 20 公分的表土
層,能明顯促進植栽根系生長,如條件允許建議可
改良至 30 公分為佳,此外需留意後續維護作業不
易,故施用有機肥混拌,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及保肥
性,同步撿除石塊及廢棄物,且將土壤整地需平順。
❸排水及維護通道設計:雨水會沿著高架橋橋墩落在
綠帶上,衝擊力道會影響植栽的存活問題,且常形
成植栽無法生長的滴水線,設計上運用高架橋的滴
水線鋪設寬 1~2 公尺、10 公分深的 6 分碎石步道,
並透過整土讓步道高程稍低,如此一來可同時解決
植栽生長不良、積水狀況及設置養護通道等問題。
❹給水設施:雨水無法即時供給高架橋下植栽的水分需
求,因此為讓現地植栽有水分供應生長,增設給水
設施,銜接外水外電至水塔及馬達,由自動控制器
啟動滴灌系統,主要水管路為 1 寸 PVC 管會埋入土
層下方,為達到綠帶能平均給水,分支的滴灌管則採
用 PE 材質 16 公釐於表土上方,滴灌管間距及滴灌
管孔距皆為 30 公分,每孔出量為每分鐘 0.04 公升,
以經驗而言平均每日每平方米綠帶平均澆灌量為每
分鐘 2 公升。
❺植栽選種:灌木及地被等低矮植物種類的選用可分
為三種類型,色彩植物、常綠耐陰植物及耐陰地被。
▪色彩植物:適合用於陽光充足處,如斑葉鵝掌藤、
春不老、矮仙丹、熊貓仙丹、變葉木及長紅木等。
▪常綠耐陰植物:適合用於陽光充足處及陽光受限
處,如鵝掌藤、青紫木、蜘蛛抱蛋、厚葉女貞、
厚葉石斑木、小葉黃楊及台灣山桂花等。
圖 9:高架橋下綠美化植栽種植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