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VOL.53
P. 94

VOL.53 廠務季刊       自然永續的儲碳力_台積電植樹薪傳計畫













              ❷砂地:                                            ❸鹽害:
              土壤砂質特性,使保水性、支撐力較差,植栽生長受                         除了風中帶鹽造成鹽害,使葉緣焦枯之外,海水使鹽分
              到水份限制,又在強烈日照下,蒸散作用旺盛,容易                         累積於土壤中,且若地下水位高排水困難,將造成土壤
              使植栽枯死。考量海岸林皆為大面積種植需耗費許多                         鹽鹼化,導致植物根部生長受限。因此當遇到鹽分過高
              人力,因此採用了雙柱型水源寶育樹盆及增設澆灌設                         的基地,需找尋合適地種植工法,以克服土壤鹽鹼化、
              施,以節省維護人力及維持植栽生長。                               鹽地積水等問題,提升鹽田地植栽存活率與生長勢。
                                                              因此透過農業廢棄物材料蚵殼再利用想法進行調查試
              ▪水源寶育樹盆:栽植方式利用雙柱型水源寶育樹盆                         驗( 圖 19),於台南七股鹽田種植 12cm 盆的欖李、草
                ( 後簡稱為水寶盆 ) 種植苗木,每組水寶盆含上蓋、                    海桐、苦林盤 ( 表3),試驗分為未土改、蚵殼土改、碎
                盆體、導水線 2 條,盆器長、寬、高分別為 54cm、                   石土改、樹穴式土改等四種處理方式。結果顯示,蚵
                34cm 及 18cm,導水線長約 55cm( 圖 18),每組可             殼土改、碎石土改等二處理效果較佳,存活率分別為
                種植 2 株苗木。苗木以黃槿、水黃皮、草海桐等三                      98.0%、92.3%;樹穴式土改存活率為 53.3%,未土改
                種植物 為主,苗木為 3 寸盆苗,株高約為 20cm 以                  者存活率最低為 6.7%。蚵殼與碎石處理間的存活率無
                上、冠幅為 10cm 以上。每組水寶盆行 距平均約為                    顯著差異,故建議可使用廢棄蚵殼作為土壤排水改良
                1m,間距約為 0.6m。                                 材,克服鹽鹼地種植問題,易達到環保資源再利用的效
                                                              益,後續可將此改良方法作為鹽田地造林工法之參考。
              ▪增設澆灌設施:栽植區域多數位於道路較難抵達區
                域,因此在區域增設大型水塔,並以支架抬高固
                定,以馬達抽水澆灌植栽。如鄰近道路可銜接管路
                透過水車將水源引入水塔;距離道路甚遠,則可抽
                取鄰近種植區地窪地水源。過往經驗曾嘗試進行架
                設滴灌,但風砂堆砂或鼠害、野狗等造成滴灌管遭
                埋,因此現階段仍以水塔增設出水口為主。

































              圖 18:海岸林使用之水寶盆栽植情況                              圖 19:土壤改良對照組及試驗組


              ��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