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Vol.01
P. 44

NEW FAB  Te ch notes
    TECHNOLOGY
    J OURNAL  技術專文




























































                                                                                                                                      500KW 變流器為基準,固定直流段的模組串併聯數                         首先要量測週邊建築物 ( 或其他造成蔭影的物體 )
                                                                                                                                      量及迴路數,分別就區塊容量 500KW, 1MW, 2MW                    高度與距離,依太陽於 09:00~15:00 高度角 (d),計
                                                                                                                                      之交流側費用作比較分析,如表 1,發現區塊容量為                         算場區不被遮蔭面積 ( 可由 Sketch 軟體作遮蔭模擬 )。
                                                                                                                                      500 KW 時,僅低壓配電電纜工程費用較低,其他                        其次為計算模組間適當之間距減少遮蔭,以屏東地
                                                                                                                                      高 / 低壓設備與高壓配電電纜工程費用皆較高,在                         區為例,由太陽能模擬軟體 PVSYST 分析可得最佳
             100KW≦發電設備總容量 <500KW                            除需符合台電規定外,以減少整體之工程費用及功                                                   區塊容量 1MW 時交流側的費用較 500KW 降低約                      安裝傾斜角 (tilt angle, a) 為 17 度,太陽於 09:00 時
              →得併接於 220/380V 系統                              率損失為主要考量因素。                                                              4%,在區塊容量 2MW 時交流側的費用較 500KW                      高度角為 25.7 度,方位角為 49.13 度,如圖十七,
             100KW≦發電設備總容量 <10MW                                                                                                      降低約 15%,所以我們選擇以最低成本之 2MW 為                       計 算 模 組 高 度 h=3264×sina=3264×sin17=954.3
             →得併接於 11.4KV 系統                                 單一區塊容量的決定                                                                區塊容量。                                            (mm),計算因模組高度 h 產生之蔭影長度 d=
             100KW≦發電設備總容量 <20MW                              在設計一大型發電系統時,因涵蓋設備及器材眾                                                                                                    (h /tan d)×sin 49. 15=
             →得併接於 22.8KV 系統                                 多,基本觀念為最少材料、最低功率損失、最低工                                                   模組受遮蔭的影響                                         (954.3/tan25.7)×sin49.13=1499.5(mm),故 模 組
             10MW≦發電設備總容量 <20MW                              程費用,將區塊容量、變壓器容量、變流器容量的                                                    當業主選定場址後,氣候條件與週邊地理環境並                           陣列間距至少為 1499.5mm,避免模組蔭影影響輸
             →週邊無 22.8KV 系統得併接於特高壓系                          容量最大化及標準化,以迴路最少化以減少使用材                                                   非我們所能改變,如何讓模組不遮蔭,提高發電量                           出功率。
             20MW< 發電設備總容量                                   料、降低工程費用是最佳的設計手法。首先我們要                                                   是我們首要考量。蔭影的主要來源主要為週邊建築                            由 PVSYST 系統模擬 [4],模組在 08:00~16:00
             →得併接於特高壓系統 (69KV 或 161KV)                       決定一小區塊容量為發展單位,再由此單位延伸合                                                   物高度、模組相互間,其它如冷卻水塔的水霧、電竿、                         不被遮蔭,如圖十八右圖,較 09:00~15:00 不被遮蔭,
              案例設計發電設備總容量為 107MW,故併聯系統                       併成整套系統。                                                                  鐵塔、樹木…等。因 09:00~15:00 之光照強度較強,                   如圖十八左圖,輸出電量約可多出 3.8%。
             電壓為特高壓 (69KV 或 161KV)。併聯電壓的設計                    在發電設備總容量為 107MW 的設計上,我們以                                                故設計時以此時段太陽模組不被遮蔭為最佳選擇。                            由於模組是靠太陽光照射而發電,故蔭影對模組



             042                                                                                                                                                                                                                     043
        NFPED                                                                                                                                                                                                               JANUARY 2011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