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Vol.03
P. 76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劃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New Visions 新象新知        LOHAS Column 樂活園地
      074                                                                                                                                                                                                                               075






               此系統架構下包含了下述四項主功能:                                上述相關資料是管路設計重要依據,也關係到配                                                  單點或少數幾點的靜壓設定來連動控制風機頻率,                             Q back  = Q max  - Q operated
                                                              管資料庫建立及壓損計算功能。                                                           但多台風機並聯下的排氣系統,其風機於相同運轉                             如何確認系統上有多少容量可供製程機台擴充,
                                                                管路設計系統主要是於新廠設計階段時,依據現                                                  頻率下之系統特性曲線必然不同,因此相對的每台
                         即時監控         診斷系統                                                                                                                                              其方法如下:
                                                              場機台utility  matrix所需之風量來設計系統所需之風                                         風機效率也是不同,必然有幾台的風機效率較差,                             1.  量測或讀取監測資料,包含風機頻率、風量
                                                              機容量及靜壓、風管管徑及配置是否符合現場需求及                                                  所以如何達到高效率的運轉模式就必須監測風機與
                         警報系統         歷史資料                                                                                                                                              Q operated 、出入口靜壓、動壓等。
                                                              配管要求。故將依安全技術衛生中心已建立之完善                                                   系統曲線並加以調整頻率來達到節能的目的。                              2. 繪製風機性能曲線與系統特性曲線(需包含滿載
                                                              管件與壓損係數資料庫進行比對與電腦動態電腦模擬                                                    故於風機決定容量及廠牌型號後,將風機供應商                             時的運轉曲線)(50Hz或60Hz,視風機製造商
                                                              來確認此風機、主管配置及exhaust流向是否適當,                                               所提供之風機運轉性能曲線與系統特性曲線納入系                              提供資料而定)。
            INTRODUTION                                       並決定管路上之重要監控節點,而此節點即為Main/                                                統資料庫,配合common header及風機進出口安裝                       3.  由系統特性曲線與風機滿載時運轉曲線交會
                功能簡介                                          Sub-main  duct  靜壓監測點建議位置,此為系統建構                                         差壓計及變頻器運轉頻率監控來得知風機運轉區。                           點訂出滿載時可提供風量值Q max 。
                                                              非常重要的步驟,這會影響後續系統即時監控警報及
                                                                                                                                     ● 風機運轉分析法                                            4.  將滿載風量值減去現有風量值即為風機系統
                                                              診斷系統功能之有效性。
            管路設計系統                                                                                                                       利用現有風機性能曲線與系統特性曲線來可預估                          的剩餘可供風量值Q back 。
                                                                                                                                       風機滿載時的最大風量Q max ,又風機現有的運轉風                         圖三為分析範例參考,而根據此種分析法即可獲
               排氣風機的選用主要有兩個參數,一為風量、一
                                                              風機監控系統
            為壓力,由這兩個數據可計算所需的馬力。風量計算                                                                                                    量Q operated 已知,即可獲得該風機系統的剩餘可供風                   得各個風機系統剩餘風量值。
                                                                風機監控是利用風機性能運轉曲線與系統特性曲                                                  量Q back :
            時要將所有的製程設備需求風量加總並考量製程設備
                                                              線來進一步的分析排氣系統的運轉情形,並藉以分析
            實際用量常會高於基本需求量,故須加上一安全係數
                                                              系統的備用量及風機增設的需求性等。
            以符合機台試機或製程需求變化之可能。而壓力計算
            則需將所有的壓損因子都納入,若設計時將系統風量                           ● 風機運轉效率與系統曲線
                                                                                                                                                     不穩定              系統特性曲線                                圖二、風機與系統曲線
            低估的話,其造成的影響將極為可觀。                                     排氣系統運轉曲線會隨著機台的數量與生產模式                                                              運轉區

                                                                                                                                                                   2         較佳運轉區
               排氣通風系統的技術已發展多年,相關管件之壓                            有著極大的變化,如圖二所示,如果不能將系統曲                                                        壓力差
                                                                                                                                                 △P                         1
            損係數亦有許多文獻可以參考,如ACGIH、ASHRAE                         線落在好的運轉區域,則不僅造成能源的浪費,更                                                                                               浪費能源
            等協會組織的出版品。管件的壓損係數通常可包含肘                             可能導致系統的不穩定發生。經實驗的測量分析,                                                                                               運轉區
                                                                                                                                                                                 3
            管(表一)、擴縮管(表二)、合流管、直管等;除上述                           絕大多數風機未能達到原始的設計效率,這與風機
            的管件外,還有風門等的測試資料。                                    操作模式有極大的關係。一般風機控制方式皆採用
                                                                                                                                                                             風機效率     風機性能曲線
            表一、90度圓形肘管壓損係數表

                                                                                                                                                                                          風量Q

                  肘管                                                                                                                 圖三、風機剩餘可供風量評估圖
                 R/D比
                                                                                                                                                  Operating Point    Ammonia Exhaust System No.3       Design Point
                                光滑肘管            五節蝦管            四節蝦管            三節蝦管            斜接肘管
                                                                                                                                                                                                       Q design =20,000CMH
                  0.50            0.71             -               -              0.90            1.20                                               4,000
                  0.75            0.33            0.46            0.50            0.54             -                                                 3,500
                  1.00            0.22            0.33            0.37            0.42             -                                                                                                          AEX-03
                                                                                                                                                     3,000
                  1.50            0.15            0.24            0.27            0.34             -                                                                                                          Design Curve
                                                                                                                                                     (Pa)  2,500                                              Point3 33.9Hz
                                                                                                                                                     Loss                                                     Design Point
            表二、漸擴管靜壓復得係數表                                                                                                                            2,000                                                    Fan 60Hz
                                                                                                                                                    Pressure  1,500                                           Fan 50Hz
                                                           A            4 D min
                                                                                                                                                     1,000                                                    Fan 40Hz
                                             D                    D                                                                                                                                           Fan 30Hz
                                              1                    2                                                                                  500

                                                                                                                                                        0
                       錐管夾角                                          管徑比 D 2 /D 1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1.25         1.50          1.75         2.00         2.50                                                                           Q (CMH)
                          5                   0.88         0.84         0.80          0.76         0.68                                                                 Q  =9,402CMH
                          10                  0.85         0.76          0.70         0.63         0.53                                                                  back
                          30                  0.79         0.63          0.51         0.41         0.25                                                      Q    =13,598CMH Q =23,000CMH
                          90                  0.77         0.62          0.50         0.40         0.25                                                       operated         max



            NEW FAB TECHNOLOGY JOURNAL                                                                                                                                                                               http://nfjournal/  July 2011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