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Vol.08
P. 13

文│管采榕│公共設施服務部│







                     Study of

               Improving Indoor





                      Air Quality






                      by Vertical Green Wall and

                      its Maintenance





                      植生牆淨化空氣品質能力



                      與維護管理研究




                      辦公環境空氣品質優劣,對員工工作效率有直接影響,若能透過兼具空氣淨化與環境綠美化效果的室內
                      植栽來改善,將對工作效率提升有很大幫助。本研究選擇室內植生牆常用的植物作為研究對象,從植物
                      淨化二氧化碳能力及養護難易度兩個面向來探討植生牆淨化辦公室空氣品質能力,並歸納出室內植物淨
                      化二氧化碳與環境適應能力比較表,透過比較表選擇淨化效果最佳及最適合室內栽種植物作為現有植生
                      牆改善建議與未來植生牆設置參考。




                      前言                                           ( 例如二氧化碳 ) 會往植物體內擴散 ( 行政院環境
                                                                   保護署,2010)。綠色植物除了降低二氧化碳外,
                                                                   還可以有效減少室內累積的多種有害人體的 VOCs
                      台積電自十二廠四期以來新建廠區皆設置了室內
                                                                   物質。2011 年 11 月我國通過室內空氣品質管理
                      立體植生牆,面積與規模越來越大。用意是希望
                                                                   法,二氧化碳已被本國列為空氣污染物質,並常
                      透過植生牆能達到室內空氣淨化效果,同時綠美
                                                                   為室內空氣品質的指標。
                      化辦公環境,提供員工舒適的工作場所。許多文
                      獻研究都指出室內擺放盆栽可改善鼻、喉嚨、呼                        生長良好的植物具有綠美化及淨化環境中污染物
                      吸系統感染症狀,提高上班精神與效率,亦可減                        的功能,且能帶給人視覺及心靈上舒適及安詳的
                      少疲勞。植物與外界進行的氣體交換是由高濃度                        感覺。而生長不良的植株除了淨化及綠美化能力
                      往低濃度擴散,所以大氣中濃度高的空氣污染物                        (觀賞品質下降)不如預期外且易使人產生負面








                                                                               管采榕 Tsai-Jung Kuan
                                                                             科技生活的大學問來自於
                                                                                  你我的創新與智慧


                                                                              NEW FAB TECHNOLOGY JOURNAL         OCTOBER 2012  13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