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Vol.08
P. 68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圖四、EUVL 與傳統光學微影比較 ( 傳統光學顯影 b, 圖五、EUVL 的奈米粒子防治方式 [3]
採用透明薄膜保護) [3]
Critical surface
(a) 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 (a)
Conductive Layer for
Electrostatic Chucking
Mask Container
Mo/Si
Low Thermal Expansion Substrate Multilayers
Cover plate
Capping (b)
Layer
13.4 nm Bu er
EUV Light Absorber Mask
Layer Layer
(b) Covnentional Optical Lithography (c)
Mask
Light Source
E -VT
Particle Trap
(d)
Fused Silica Substrate
Mask
E -VT
Pellicle
力沉降的方式,沾附於光罩表面。 位面積對晶圓的吸附力,隨著粒徑
(2) 利用一外部保護層板,減少光 縮小成線性關係成長,而傳統利用
奈米粒子的防治方式 罩所能接觸到的氣體空間容量,降 流體粘滯力 (fluid drag force) 的清
( 以 EUVL 為例 ) 低粒子污染表面的機會。(3) 外加 除效率,亦隨粒徑縮小而降低,直
溫度場或電場,利用溫度梯度及電 至無法產生清除效用為止。
現今的微影製程採用 EUV(extreme 力梯度,使光罩表面與污染粒子 目前對於晶圓上,奈米尺度的污染
ultraviolet) 技術,EUV 相較於傳統 之間,產生斥力,形成保護。(4) 粒子,所採用的技術,有氬奈米子
的微影製程,不同之處,在於無法 在光罩四周安裝污染粒子捕捉裝 彈 (Ar nano bullet)、 低 溫 氣 膠 集
採用透明的薄膜,進行對污染粒子 置 [3] 。 依 Klenbanoff 與 Rader 的 束 (cryogenic aerosol) 及超音速粒
的屏蔽遮罩,因 EUV 極易被各式質 研究,如果將光罩置於比外部保護 子束 (supersonic particle beam) 等
材的透明薄膜所吸收。光罩在運送 板更高的溫度時,會形成溫度膜 等。其中低溫氣膠集束清除法,對
至掃描機台之前,搬運過程會產生 "Thermalphoretic pellicle", 此 熱 泳
於奈米粒子的清除極限為 50nm,
奈米粒子的污染問題,以 Pozzetta 現象,會對光罩產生保護作用。
對於更小的粒子,因如前所述,
PZT 600 carrier(Pozzetta, 2006)
與晶圓表面之間,具更大的吸附
為例,固定牆面的較低溫差,會產
力,以至於無顯著的清除效率。而
生奈米粒子的凝結,機器手臂的轉
超音速粒子束,則對直徑範圍為
動摩擦,甚至機器手臂搬移光罩時
20nm~100nm 的 污 染 粒 子 具 清 除
使用的聚合物針狀支承,都會產生 晶圓上奈米粒子
對光罩危害的奈米粒子污染,目 能力。氬奈米子彈的清除能範則是
前 EUVL 所採用的奈米粒子防治方 的清除 落在 20nm~50nm 之間。
式,主要為下列四種:(1) 將光罩 對於更小尺寸的奈米粒子,比如
上下反向放置,避免污染粒子循重 在奈米尺度的領域裡,污染粒子單 10nm 直徑,以現今最先進的技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