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Vol.23
P. 9
過濾裝置,可作為多層次的篩析過
圖 7、掃流過濾之單模組設計(應用於裝桶系統)
濾。而若是搭配深層式過濾可吸附
篩析後的微粒子以延長濾心壽命。
3/4” 3/8”
圖9 以 STI CMP 研磨液為例,使用
Vent to
Drain 單模組過濾時,其過濾效能隨過濾
次數增加而明顯衰減,微粒子去除
De-bubble 效率由 79% 降低至 47%;但若改
module 用雙模組過濾,可先將篩過濾後之
Slurry Cross flow
Drum filtration 大顆微粒子吸附在第一顆濾心,在
經過第二顆濾心時有效降低微粒子
Note slope to 數量進而延長濾心效能,其過濾效
ARO Diaphragm decrease dead-zone
pump 3/8” 果可維持在 82~88%(此研磨液每
Drain 個裝桶可混酸次數為八次,本實驗
次數為九次)。
圖 8、深層過濾及掃流過濾之雙模組設計(應用於混酸系統)
研磨液供應系統設計
3/4” 3/8”
Vent to drain 目前台積研磨液供應系統據研磨液
3/8” 特 性 可 分 為 On/Om/A/B type,
Slurry DI Vent to drain
Beaker Beaker 1/2” 掃流過濾可裝設點如 圖 10 所示。
D1/D2 D1/D2
Cond. meter 3/4” Supply 以 Om type 為 例,可 裝置 在裝 桶
pH meter flow tank 單元(裝桶輸送至混酸槽),以及
SG meter meter 混酸單元路徑上(混酸槽輸送至應
Mixing tank
供應槽)。以 A type 而言,則可
Mixing flow 裝置在裝桶單元(裝桶輸送至循環
1” 槽)、儲存槽單元(儲存槽輸送至
Drain 混酸槽)、混酸單元(混酸槽輸送
Note residue Drain (略beaker, QC loop valve)
至供應槽)。以 B type 而言,除了
則可裝置在裝桶及混酸單元外,亦
可裝設在緩衝槽單元(緩衝槽輸送
圖 9、微粒子去除效率與過濾次數之關係圖
至供應槽)。一般而言,原物料改
善佔有一定重要性,在濾心壽命允
100
許的情況下,將掃流過濾裝置在裝
90 桶單元的路徑為佳。若原物料濃度
80 較高,濾心無法承受一個裝桶時,
則可以考慮將濾心尺寸放大或使用
70
雙模組設計,或是裝設在混酸單元
微粒子去除效率(%) 50 低。另外,除了考量原物料改善之
60
路徑上,因為混酸後研磨液濃度較
外,若混酸後研磨液之微粒子會產
40
30 生變化的話,則須考慮將過濾裝置
裝設在混酸單元之後的路徑,如混
20 酸單元或緩衝槽單元。
單模組
10 雙模組
0 掃流過濾之濾心選用
0 1 2 3 4 5 6 7 8 9 10
過濾次數
濾心選用與過濾方式息息相關,
濾心依其結構大致可分為深層式
(depth type) 及 薄 膜 式 (membrane
濾時間增加而上升,在完成過濾程 磨液。而雙模組則是加載另一套過 type),須依過濾機制選用合適濾
序後,最後的殘液必須進行排空, 濾裝置,可以是掃流過濾或是深層 心,方能達到最佳過濾效能。過濾
此類型的設計適用於濃度較稀的研 過濾裝置,若是搭配另一套掃流 機制可分為篩析過濾機制、非篩析
300mm FABS FACILITY JOURNAL SEPTEMBER 201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