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Vol.40
P. 48
4
3
6
5
7
2
1
14
17
15
11
16
12
13
28
26
22
25
23
24
21
37
36
31
34
33
32
35
38
Tech 27 8 18
Notes
技術專文
2.1.1 活性污 法 2.2 膜生物 應
活性污泥內含細 、真 、原生動物、後生動物等微 活性污泥法處理水質易受膠羽沉澱性質影響,污泥常
生物,持續 取水中有機物質,進而生長出許多微生物群 有上浮狀況,且 地面積大。將薄膜與傳統生物處理結合
,並與泥土顆粒結合成膠羽,有機物會與膠羽或微生物接 而成的薄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 MBR)可提
,當強制曝氣供給大量氧氣時,有機物會快速被微生物 高過濾及分離效率,取代最終沉澱 ,為較新的生物處理
利用,產生二氧化碳與水,達到淨化水質目的。主要處理 技術。與傳統活性污泥程序相比,薄膜生物反應器具有處
設施由曝氣槽、曝氣設備、迴流污泥及最終沉澱槽等所組 理水質佳、操作彈性大、 地面積小等優點 ,同時能承
[3]
成,如 圖2。 受高污染物負荷與 峰負荷變動,其優缺點比較如 表1。
薄膜生物反應器主要功用為固液分離,依據薄膜放置位置
曝氣 可分為沉 式與外掛式,依薄膜膜組可區分為四種型式,
進流水 放流 平板式、管式、 旋式及中空纖維式。本文研究對象採用 則是進入SALIX生物處理系統,其系統單元包含調勻槽、
曝氣槽 沉澱槽 活性碳、pH調整槽、曝氣槽、無氧槽及薄膜生物反應器,
沉 式薄膜生物反應器,膜組選用中空纖維式,實際照片
經系統處理後外排放流。
回流污泥 廢棄污泥 如 圖4。
3.2 選擇 種來
圖2、活性污泥法流程示意 表1、活性污 法與薄膜生物反應器優 比較
廢水生物處理系統啟用時,會取用相似產業的生物污
空間需求 污 濃度 處理後水質 電力 耗
2.1.2 化 程序 ( 1) ( 2) ( 3) ( 4) 泥進行植種,經過 換代 形成合適污泥。先進製程廠區
傳統活性污 法 大 低 不穩定 低 曾選用北部某面板廠生物污泥作為植種來源,植種後化學
薄膜生物反應器 高 穩定 高
如 圖3所示,廢水中的氨氮可利用生物處理方式有效 說明 1 薄膜生物反應器不需 單元,可大 節 空間 需氧量去除率不 ,改為中科園區污水廠後,化學需氧量
去除,主要機制包含兩個步驟,分別為硝化(Nitritation/ 2 污 濃度高,可 受較大的 濃度變化 去除率立即提升至90%。分析差異點在於取泥位置,如 圖
3 薄膜生物反應器可完全 污 , 有傳統程序污 上浮的
Nitratation)與脫硝(Denitrification)。氨氮經硝化 好氧硝 問題 6,北部某面板廠於污泥濃縮槽取泥,槽體為缺氧狀態且
化反應,產生 硝酸鹽氮與硝酸鹽氮,後續額外添加碳源 4 薄膜生物反應器需進行 氣及定時反 , 有 外的能源 耗 停留時間過久,污泥已失去活性;中科園區污水廠由污泥
,並由脫硝 進行無氧脫硝分解後,還原為氮氣。另外, 沉澱槽取泥,污泥活性較佳。
Anammox 氧氨氧化微生物為一生長緩慢且馴養不易之
微生物,必須有嚴 的控制策略才能馴養成功,此技術目
2. 文獻探討
前應用上有一定難度,且非本文研究內容,在此不予討論
。
2.1 水生物處理 理
源自自然的處理程序,利用微生物代 作用去除廢水中溶解性與膠體有機物質,被去除的
有機物質轉換為生物體,藉由沉澱分離及排泥而去除 。處理方法可大致分為好氧處理、無氧 Denitrification N 2 Fixation
[1]
(anoxic)
處理及 氧處理等三種,如 圖1,生物好氧處理可再細分為多種方法,例如活性污泥法、氧化
深 法、生物轉盤等,本文研究對象即採用活性污泥法結合薄膜生物反應器,主要目的為處理
Organic
化學需氧量問題;生物無氧處理以脫硝脫氮程序為主,本文另一研究對象即採用此程序處理氨 carbon source
NO
3
氮問題; 氧處理非本文研究內容,在此不予討論。 Anammox NH 另外,可用實驗驗證污泥是否有去除效果,如 圖7,
4
(anoxic) 圖4、薄膜生物反應器實際照片 以廠區廢水與生物污泥混合進行曝氣,量測曝氣前後化學
O 2
Nitritation 需氧量讀值。由當時實驗結果得知,如 表2,中科與南科
3. 研究方法
Nitratation 園區污水廠污泥皆有化學需氧量去除效果,因此評估就近
NO
2
O 2 3.1 系統流程 選擇南科園區污水廠污泥作為植種來源。
先進製程廠區廢水生物處理系統分兩個部分,如 圖5
圖3、活性污泥法流程示意 [2]
,高濃度化學需氧量的高階製程有機廢水進入AOR生物處
理系統,單元組成包含調勻槽、活性碳、pH調整槽、無氧
槽、曝氣槽、薄膜生物反應器及逆滲透膜,經系統處理後
供給次級用水回收使用;化學需氧量及氨氮同時存在的廢
水,例如低濃度氫氟酸廢水以及濕式廢氣處理設備廢水,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