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Vol.47
P. 6

Tech
                                                                                                    Notes
                                                                                                    技術專文































                       圖4、空汙處理設備粉塵阻塞處


           3.2  二流體噴嘴之設計

              根據雙膜理論的概念,汙染物與洗滌液之間接觸的時間
           與面積愈大,攔阻吸收的效果則愈佳,因此空汙設備處理的
           設計是液氣比愈高,汙染物的吸收攔阻效率則愈好;故我們
           在原先的IPI 310B+scrubber內部增加三段的二流體噴頭,原
           理是利用氣體高壓噴射將水打散成微米等級的水霧(圖5),其
                                                                            圖6、二流體噴嘴安裝處
           高比表面積特性將粒狀污染物包裹在水溶液中,再來利用每
           一段落的噴頭(圖6),讓微粒在放熱反應的過程中藉由異相與
                                                             3.3  旋風集塵桶的概念
           同相成核作用,不斷吸附水霧與結合成為大顆粒,使其能夠
           被後段的除霧層加以攔截。                                          原先介於0.1~0.4微米最難去除的細小微粒經由吸附了二
                                                             流體打散的水霧後,已被轉變為較容易去除的大顆粒粉塵,
                                                             但因為出口的負壓與流速過大,仍然容易讓水氣與粉塵溢
                                                             出,故本次在排氣出口段加裝了水氣分離器(圖7)-外層為椎體
                                                             的蒐集箱,內層則是較小的圓形套桶用以承受水力衝擊;此
                                                             概念類似於Dyson吸塵器,在水氣分離器的入口段裝上一般的
                                                             除塵灑水裝置,順著排氣的方向撒上大量的水,利用風勢加
                                                             上水的衝擊力,那些含著剩餘粉塵的大量水會因為重力的關
                                                             係順著內層的圓形套桶外壁面,掉落至外層蒐集桶槽,再順
                                                             著導管進入下方的腔體,至於乾淨的空氣則順著圓形套桶的
                                                             排放至scrubber外部,完成出口最重要的水氣分離。
                          圖5、二流體噴頭示意圖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