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52
P. 172

TSMC/ Facility Published







                                                                   參考文獻




                    4.5  再生碳使用效益                                   01. 廖世揚,應用再生活性碳吸附特性去除有機污染物
                                                                       之研究,2021,中山大學。
                    目前廠務與廢資課合作和環保署試行活性碳的租賃合
                                                                   02. 徐銘駿,以五種不同方式再生廢棄活性碳,2013,
                    約,該合約的精神在於,將以往與供應商購買活性碳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的行為改為租賃制,將原本定義的廢棄物處理改為物
                    料的借用,此舉可使得活性碳廢棄物的數量直接歸零。                       03. 活性碳的循環使用:水熱再生活性碳並同時降解被
                                                                       吸附的污染物,2019,大專組,第 2 屆大專校院綠
                                                          3
                    由 2022 年全年度活性碳使用數量約為 9000m 產生                      色化學創意競賽成果報告書。
                    約 5 千多噸的廢棄物,再租賃合約下,5 千噸的廢
                                                                   04. 林文清,微晶纖維素廢料之活性碳熱裂解資源化研
                    棄物都會轉換成原物料歸還,使廢棄物削減成零。
                                                                       究,2007,中央大學。
                    依現行再生得率進行試算,可得出再生碳的產量約
                            3
                    為 3000m 。成本分析上,每升的再生碳較新碳低約
                    30%,每年共可減少 3 千多萬。在碳排放上,每一公
                    斤再生碳會產生的 CO 2 為新碳的 8.5%,每年共可減
                    少 9 千噸的碳排。
                                                                   作者介紹




                                                                              蔡培裕  P.Y. Tsai
                    結論                                                        於南科十四廠廠務負責廢水、回收水、
                                                                              製程冷卻水及純水系統。專案的推行絕
                                                                              非一己之力,感謝這一路上大家的付出
                                                                              與努力。
                    透過各廠區的實場測試可驗證,將廠區內飽和的廢活性
                    碳進行活化為再生碳回用可有效取代新碳使用,從研究
                    結果顯示再生碳 H 2 O 2 去除率與新碳一致,粒徑及硬度
                    並無明顯下降,碘值則隨使用時間增加而降低,在測試
                    期間發現逆洗頻率及來源水的差異性會影響活性碳的壽
                    命,高有機物的廢水會導致活性碳中具吸附性的孔隙飽
                    和速度加劇,減少使用時限,逆洗的頻率長短則可將活
                    性碳上吸附物質清除延長使用期限,因此適當的逆洗間
                    格能有效的延長更換週期。藉由租貸合約將廢棄物轉為
                    物料使用,每年廢棄物的削減量可達到約5,000噸(約2.8
                    座的標準游泳池大小 ),廢回收系統的活性碳可達 100%
                    去除,成本減少 3 千多萬及碳排放的減少達 9 千噸左右。

                    然而現行與環保署試行的租貸合約,只針對有再生能力的
                    供應商能夠執行,單就目前在台灣能提供的廠商來看,數
                    量是寥寥可及,其技術也需要在環保署管控的名單內,未
                    來希望透過租貸合約的試行能擴大供應商的限制。另一點
                    目前的研究只針對回收系統的活性碳進行測試,對於純水
                    所使用的活性碳,是否也能再製成再生碳回用於廠區並未
                    特別研究,未來要真正落實將活性碳由廢棄物轉為物料使
                    用,實現廢棄物清零,這些都是後續努力的目標。


                                                                                                           ���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