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52
P. 99

VOL.52 廠務季刊       先進封裝廠零排放技術鑰徑_磷酸廢水資源化







              結果與分析




              4.1  電透析法純化含磷廢水之試驗結果

                                  2
              以定電流密度 50mA/cm 、電解液 0.2M、unit 數 1 及
              5unit、掃流流速 1.4m/s 進行實驗,觀察到原水側之
              雙極膜在實驗結束後遭破壞如圖 6,且原廢水中的 Cu
              隨操作時間逐漸降低,其原因為廢水所含之雙氧水濃
              度過高造成膜之氧化破壞,Cu 往陰極移動到極室中導
              致,故此股廢水需進行雙氧水的前處理再進入電透析
              薄膜進行純化,經處理過後的廢水的膜片將原液持續
              提濃至 25% 膜片仍無異狀。

              經由電透析純化過程中會在原水槽中看見紅棕色沉澱
              物,膜片處理後拆開有固體物析出並卡在陰極側的雙
                                           4-
              極膜片上,其原因為當原水中 H 2 PO 回收越多、電導
              度越低於系統中形成阻抗,故在定電流系統中,導致
              電壓隨時間越來越高,銅沉澱物析出就越多,如圖7。

              而當操作磷酸生成濃度越高,其電流效率下降、能
              耗增加,如圖8,故考量處理效能及銅析出現象,磷
              酸以純化至 10%,此時 Cu 濃度 1.1mg/L、能耗 8.4
              kWh/kg、電流效率 79%,較符合回收效益。
                                                              圖 7:銅析出情形及銅於不同 pH 與電位之型態






















                                                              圖 8:磷酸純化效能評估











              圖 6:含有氧化劑 ( 雙氧水 ) 之水樣對膜片損壞情況


              ��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