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52
P. 96
TSMC/ Facility Published
各項常見處理技術優缺點比較整理如表2,因考量處 以電透析及 NF 成功分離磷酸之相關文獻整理如表3。
理目標為污染物濃度較高之廢水及需將銅及磷酸分離
並達再利用濃度的條件下,選定已為成熟技術且能以 然利用此 2 種技術僅能將磷酸濃度提升至 10% 左右,
低於 RO 之操作壓力截流二價離子特性之 NF 膜法作 故分離純化後之廢液仍需進一步的進行提濃操作。
為處理技術之一,而第二種則選擇能夠藉由陰陽離子
選擇性膜分離銅及磷酸且具有較高回收率之電透析法
作為評估技術。
表 2:磷酸處理方式的優缺點
技術 生物處理 化學混凝 吸附 電透析 納濾膜
可同時去除 · 處理效果穩定 · 操作簡單 · 物化耐受性佳,能承 · 技術成熟
C、N、P 受較高的有機物、膠 [06]
· 系統操作簡便 · 抗沖擊性強 · 商業應用最廣
體及微生物污染水
優點 · 易於自動化 · 效率高
· 操作彈性大
· 抗沖擊性強 · 耗能低
· 水回收率較高
· 適用於高濃度的磷 · 設計簡單 [05]
酸水溶液 · 結垢問題少
· 處理量低 · 產生大量污泥 · 吸附劑選擇重要 初設成本較高 · 薄膜結垢清除不易
[06]
· 耗時 · 投加化學藥劑增加 · 機械強度差導致壓損
缺點 · 佔地面積大 水處理費用 · 金屬氧化無法有效再生 · 操作成本較高
· 出流水 pH 值提高 (一次性用)
至 11 [03] · 使用陰離子交換樹酯選
[04]
擇性差
表 3:電透析及 NF 分離磷酸之文獻整理
項目 處理技術 說明 去除率
D. Touaibia 團隊利用 electro-electrodialysis(EED) 模組,用兩電極結合陰離子交換
1 ED 膜的形式,分離磷酸與不純物鎂、鐵與鋁離子達到磷酸純化的效果,最終可回收磷酸根 98%
[07]
濃度 >40%,純度 >95%。
Xiaoling Duan 團隊同樣也利用 electro-electrodialysis(EED) 方式,以自製的陰離子
2 ED 交換膜進行磷酸的純化,初步的估算操作成本與建置成本,產出每公斤磷酸需要 $0.43 90%
[08]
元,系統建置為每公斤磷酸 $0.32 元。
Visvanathan 和 Roy 使用 Desal-5 膜在壓力操作範圍為 4-10bar 下從含有 2-10mg/L
3 NF [09] 95%
磷的溶液中去除了 95% 以上的磷。
Niewersc 使用三種不同的膜 (Desal-5、NP030 和 MPF34) 處理濃度為 3-5g/L 的磷廢
4 NF 80%
水,MPF34 在 25 bar 和 25℃的條件達到了 80% 去除率。 [10]
Niewersch 利用 DK5、DL 和 NF270 的 NF 膜在 pH 值為 4 和磷濃度為 10.5g/L 時達到
5 NF [11] 90%
90% 去除率。
使用 NF 和 NF90 在鹼性條件 (pH8) 的去除率最佳,分別可達 99.9% 及 99.2%,其產
6 NF 99%
水通量都隨著壓力、溫度和 pH 值的增加而增加。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