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Vol.08
P. 31

是:尼龍布質。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Prentice-Hall, Inc (1988).
              結論                               –  在個人最喜歡的辦公室窗簾材質               [8]   Rabinowitz, H., "Building in the Study,"
                                                透光程度,最受喜歡的辦公室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1975); Snyder,
                                                窗 簾 材 質 透 光 程 度 的 前 三 名 依          J., "Architectural Research," VAR.N.Y.
              在此次的專案評估研究中,使用了                   序 為:80% 透 光、60% 透 光、               (1979).
              工程統計手法來分析問卷的結果,                   40% 透光;相反的,最不受喜歡
              諸如採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及描述性                   的是:100% 不透光。
              統計,此二項統計手法亦同時應用
                                               –  整體而言,不論男生或女生皆認
              到 KMO 與 Bartlett 適 用 性 考 驗、
                                                為辦公室窗簾材質之「材質防
              主成份分析法、最大變異法及 5 點
                                                焰」、「防污(塵)效果」、「阻
              量尺法,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功用,
                                                絕室外溫度傳導」、「遮陽」、
              係將因素、題目的數量化繁為簡,
                                                「容易調整與操作」、「降低光
              再以描述性統計針對各因素題目進
                                                線反射」、「隔(吸)音效果」
              行平均數最高與最低排名,讓研究
                                                等比較重要。男女性別差異檢定
              結果更客觀、更有科學根據,並且
                                                結果,在 7 個因素中,有 2 個因
              證明實驗樣本的可信度趨近於實驗
                                                素達顯著程度,以「空間美化」
              母體結果。
                                                而言男生比女生更重視此項目;
                                                而以窗簾的材質而言,女生比男
                                                生更重視窗簾材質。
              「辦公室窗簾之使用後評估研究」
              獲得以下結論:                          –  「年齡」、「教育程度」、「服
                                                務年資」、「同一辦公室使用時
              –  辦公室窗簾在材質因素內涵中,
                                                間」以及「每日辦公室使用時間」
                容易使用與操作、與具有隔熱、
                                                等個人屬性變項在變異數分析結
                防燄、防污以及降低光線反射
                                                果顯示無顯著差異。
                等,是辦公室使用者認為比較重
                要。相反的,辦公室窗簾在開/
                關操作時所占用的空間及產生的
                噪音、影響工作空間擺設、噪音
                阻隔性以及阻隔室外景觀等,相
                對的較不重要。                        參考文獻
              –  在 個 人 最 喜 歡 的 辦 公 室 窗 簾 型
                                               [1]   李婉婉譯,「建築物用後評估簡介」。
                式,最受喜歡的辦公室窗簾型式                    Zimring, C. M. & Reizenstein, J. E., "A
                的前三名依序為:羅馬簾―有遮                    Primer on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建築師,9 (11),第 33-38 頁 (1993)。
                光布、捲簾、羅馬簾―無遮光布;
                                               [2]   林清山,多變項分析統計法-社會及行
                相反的,最不受喜歡的是:橫拉                    為科學研究適用,東華書局,台北,第
                式布窗簾。                             387 頁 (1980)
                                               [3]   陳格理,「現階段建築環境用後評估研
              –  在 個 人 最 喜 歡 的 辦 公 室 窗 簾 顏
                                                  究工作的檢討」,空間雜誌,台北,31
                色,最受喜歡的辦公室窗簾顏色                    期,第 52-56 頁 (1992)。
                的前三名依序為:淺色系、白色、                [4]   陳格理,大學圖書館建築用後評估研
                                                  究―以中原大學圖書館為例。捷太出版
                中間色系(例如灰色);相反的,
                                                  社,臺中 (1993)。
                最不受喜歡的是:鮮豔色系(例                 [5]   湯志民,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五南,
                如紅色)。                             台北 (1991)。
              –  在 個 人 最 喜 歡 的 辦 公 室 窗 簾 材     [6]   Barrett, P., Facilities Management-
                                                  Towards Best Practice. Blackwell
                質,最受喜歡的辦公室窗簾材質                    Science Ltd. (1998).
                的前三名依序為:布質、鋁質、                 [7]   Preiser, V., Rabinowitz, H. Z., & White,
                塑膠質;相反的,最不受喜歡的                    E. T.,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NEW FAB TECHNOLOGY JOURNAL         OCTOBER 2012  31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